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每个年级都成“逆袭”关键?教培机构贩卖焦虑谁来管?

2025-08-20 17:21:26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彭晓燕  陈昱卉  阮丽

“一年级暑假打基础,二年级暑假弯道超车,六年级暑假用来逆袭”。今年暑假,火热的不只有天气,还有社交媒体上各种贩卖学习焦虑的视频。不少自媒体博主或商家,打着“暑假逆袭”的幌子,制造“不学就要落后”的紧迫感,吸引家长购买课程和教辅书籍。


一些机构制作的视频宣传语上,还用大字写着“某一年级是最可怕的”“暑假别再玩了,几年级就是分水岭”“不利用好这个暑假基本就和高中无缘”等。夸张的语气,配上令人紧张的音乐,让一些看了视频的家长直呼:倍感焦虑。



在短视频、教培机构的一点点煽动下,原本就焦虑家长很快就蔓延成了燎原之势。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制造焦虑感,是成交的前提条件。”当家长瞄准着考试成绩排名,殊不知别人也瞄准了他们的钱袋子。


不仅如此,一些机构还直接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开出了“学霸班”这种限时报名的课程,声称能接触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并持续通过语音、电话、留言等方式劝说入群的家长报名。家长的焦虑层层转嫁,最终压在了孩子身上。不少中小学生吐槽他们的假期现状:“两套教材是常态,一套暑假提前自学,一套开学后用”、“一对一、晚自习,假期几乎不存在”……



机构销售课程时贩卖焦虑已成常态,这种宣传活动是否合法?贩卖焦虑的教培机构,链接中的课程、教材效果究竟如何呢?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今天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采访时表示,培训机构用话术来制造焦虑是一直以来的套路,培训机构的话术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培训效果,该行为已涉嫌违反《广告法》,需依据《广告法》严格治理。根据上级规定,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在节假日、双休日及寒暑假期间,开展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含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假期违规开展此类培训属于违规经营,监管部门应依法查处。其次,无论培训机构话术如何包装,家长在选择时都需保持理性:一是要核查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合法资质;二是必须结合孩子自身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避免盲目跟风。需要注意的是,违规培训不仅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家长投入经费后,孩子也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培训效果,最终得不偿失。



教培机构采用贩卖焦虑的营销方式或涉嫌违规。但部分教培机构为了规避监管,不仅升级了宣传话术,还给自己穿上了合规马甲。首先在宣传上,机构隐去了“学完立即涨分”等保证性承诺,转而用一些模糊化的表述,比如,“班里超过一半的孩子都在学了,选择权在你”,将焦虑转嫁给家长。还有平台上各种经验分享帖也成为了传播焦虑的新渠道,不少账号打着“学霸家长”的旗号吐槽,引发关注,实则在评论区植入培训机构的推荐广告。


还有不少视频用低价引流,打着“1元诊断学习”的幌子,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薄弱环节分析”,随后制造焦虑,开始推销上万元的学科教程。但这些课程、授课老师,是否货真价实都无从考证。贩卖焦虑不仅在线上,线下同样普遍存在。学科类培训受限后,机构转向售卖阅读赏析、思维训练等非学科类项目,但实际上,依旧是换汤不换药,教授奥数、超前学习高年级课程。针对教培机构贩卖焦虑乱象,此前,抖音 处理了一批违规视频和账号,并禁止其发稿、带货。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相关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坚决遏制节假日上课补课。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背后用意也是想将暑假还给孩子。



暑期真的是成绩分水岭吗?到底该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对于贩卖焦虑的教培机构,又该如何治理?对此,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双减”政策明确节假日、寒暑假、双休日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核心目的是将更多时间交还学生,助力其实现自主发展。对此,家长应充分利用假期,重点对孩子开展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与生存教育,可通过组织户外体育运动,或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公益、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等活动,丰富孩子的假期内容,促进全面成长。


在熊丙奇看来,部分家长存在一些不当做法:自身沉迷刷视频,却将孩子送往校外机构学习,误以为这样既能解决假期安排问题,又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实则是在推卸监护职责与陪伴责任。针对这一现象,熊丙奇表示,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贩卖焦虑账号、虚假宣传平台的审查力度,同时严格清理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此外,还应通过建设教研体,激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活力。唯有如此,家长才能摆脱教育焦虑,在学校与社区的共同支持下,为孩子规划出更适合其成长的假期生活。

编辑: 阮丽
责编: 彭晓燕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教培暑期焦虑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06
暑期教育焦虑治标更要治本 “唯分数论”不可取
东方快评14小时前
00:09
已抵达美国 泽连斯基喊话特朗普:不能重蹈覆辙
时讯3天前
00:07
多名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外交部:严正交涉!
时讯2025/08/16
00:08
特朗普称将筹备俄乌会晤 能否达成协议取决于乌克兰
看现场2025/08/16
01:57
普京和特朗普会晤 为什么选在阿拉斯加?
环球交叉点2025/08/15
00:08
石破茂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 小泉进次郎参拜
时讯2025/08/15
00:15
“性行为同意”成争议焦点 律师推荐男性做到3点
案件聚焦2025/08/12
00:07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开庭 男方律师:婚内不存在强奸
案件聚焦2025/08/12
16:08
高管遭性侵后整理232页证据 获国内首次工伤认定
叩击2025/08/08
00:43
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让路 警方通报来了!
时讯2025/08/01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2025/07/30
02:20
以骂游戏之名卖课 “免费课程”其实是营销套路
时讯2025/07/23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00:46
烧钱模式不可持续!国家出手叫停外卖“三国杀”
时讯2025/07/18
00:47
MBTI火爆 是自我认知还是标签狂欢?
时讯2025/07/07
02:00
入住211高校体验8天 花万元“模拟上大学”?
时讯2025/07/03
00:45
上海创下6月高温日天数之最 将冲击40℃!
时讯2025/06/30
00:07
特朗普再秀下限:发恶搞视频 曝光北约秘书长私信
时讯2025/06/25
00:10
美代表安理会上大骂以色列 话音刚落发现搞混了
时讯2025/06/21
01:26
警惕!招聘新骗局曝光 专坑求职“小白”
看呀STV2025/05/2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