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布局交汇之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征程擘画蓝图,让“十五五”的发展预期愈发清晰。
11月24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主持人何婕、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鄢一龙教授展开深度热议,反驳将中国与日本“失去的30年”简单类比的历史重复思维,揭示中国凭借多重独特优势,正以产业升级与科技自立为翼,为“十五五”的持续飞跃夯实根基。
谈及外界对中国发展的担忧,鄢一龙教授直言,日本当年的困境源于老龄化、外部打压等多重因素,但中国拥有四大日本不具备的核心优势:超大规模市场提供了充足竞争与试错空间,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能搭建良好发展生态,独立自主的立场让中国在外部打压下保有还手之力,而产业与科技的快速升级则直指内卷化陷阱。张维为教授补充,文明型国家的巨大体量,让中国能同时探索多条技术路径——如电动车领域锂电池、氢能等并行试验,这是日本“点错科技树”后难以逆转的短板。
张维为教授则强调,市场活力与规划引领的双向赋能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企业如树,需良好生态滋养,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培育发展土壤,再以长期规划持续深耕:从西藏多条进藏交通线数十年的布局见效,到“一五”至“十四五”的迭代积累,正是这种“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让中国避开短期波动,稳步迈向“十五五”提出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
两位教授都认为,从历史积累到现实优势,从市场活力到制度保障,中国的发展逻辑清晰而坚定。“十五五”并非凭空而来的飞跃,而是中国在正确道路上持续前行的必然结果,更是对“走自己的路”最有力的实践回应。
| 编辑: | 周雯飞 |
| 责编: | 张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