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多月,广东佛山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从输入到破2600例,再度引发关注。世卫组织发布警报,警惕疫情暴发。
虽然这病目前都是轻症,但患上后关节痛到直不起腰让人印象深刻,传播速度更是让人头皮发麻。
为啥它这么难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蚊”狂输出!
传播病毒的伊蚊堪称“带毒王者”,叮完患者就能把病毒传给下一个人,而且自己还能终身带毒。它们会在人类眼皮底下疯狂繁殖,比如花盆积水、轮胎积水、甚至一个瓶盖里的水都能养出“蚊二代”。
近期,广东高温多雨,简直是蚊子的“五星级产房”,清积水根本清不完!而纵观疫情集中的顺德三镇,城中村、工地死角多,蚊子藏得深;杀虫剂喷完一波,高温一晒效果打折。加上感染后症状迷惑性也很强。发烧、皮疹像感冒,容易被忽视。医院还得靠核酸才能确诊,基层检测“压力山大”。
疾病防控专家总结了应对“基孔肯雅热”的三招,那就是清积水抄蚊子老窝;蚊帐、长袖、驱蚊液,防叮咬就断病毒“传播链”。而一旦确诊后要挂蚊帐,不是防人,而是切断“蚊子社交”。
编辑: | 陈昱卉 阮丽 |
责编: | 张蕴昆 崔信淑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