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阪世博会落下帷幕,作为国际展览局唯一官方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已是连续第5次参展世博会。本次,世博馆以“下一站未来”为主题全程参展,在184天展期内共接待观众260万人次,举办各类活动14场。
作为世博会上唯一的博物馆参展主体,世博会博物馆既是世博故事的讲述者,也是上海形象的传播者,成为大型国际活动中传递上海魅力、推动民间交流的独特平台。
本届世博会上,世博馆以历年来系统收集的世博会文献和影像资料等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数据可视化、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将静态的文献资料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叙事,呈现全球首个世博主题数字人文展项。跨越170多年的海量世博信息在这里“触”手可得,涵盖建筑、人物、科技、人文和遗产五个维度。观众轻点屏幕,就能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既可纵向深入、也可横向扩展。
世博馆展区内,重点展示了上海在2010年世博会后的城市更新成果,尤其是原世博园区的全面转型和黄浦江两岸滨江步道的贯通,通过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和数字化展示方式,让“上海故事”突破文化隔阂,实现无障碍传播。深度打卡过多届世博会的“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女士表示,“世博馆把世博会最棒的瞬间都记录和展示了出来!”
世博会博物馆联合国际展览局和国内外专业学术机构,策划组织了多场对话交流活动,高度呼应本届世博会主题,并在国际议题中突出展示“上海样本”、推广中国经验。比如,10月7日,世博会博物馆与国际展览局联合主办“赋能未来:世博会上的女性”高端对话,来自4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职业背景的5位女性嘉宾,结合自身参与世博会的实践,分享了有关“她力量”的经验、见解与愿景。
10月9日,世博会博物馆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更智慧,更艺术,更关怀:城市更新的未来”大阪世博会主题周活动,中日知名规划、建筑、艺术、策展领域专家分享了超大城市可持续更新案例和经验,助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品牌走向国际,也将上海“一江一河”转型、西岸传媒港转型建设、复兴岛更新等“上海方案”传递给世界。在文化交流方面,世博馆积极推动上海出品原创舞剧《朱鹮》“飞入”大阪世博会,该舞剧的创作灵感源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音乐剧。世博馆联合湖北美术学院主办“以茶会友”活动,与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推出“瀛洲三境”艺术特展,并与东道国主题馆“生命的游乐场:水母馆”联合举办“行进中的世博会:寄语未来”馆际交流特别活动,来自20个展馆的友人、组委会成员和现场观众共同参与,手绘创作了105件“致未来”作品。世博馆策划的“行进中的世博会:青年跨文化艺术交流——国际青年日特别企划活动”中,来自20余个国家的参展方代表和现场观众一同体验书法创作。
此外,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合作开展的“世博·和平鸽”青少年艺术展示,也吸引多国观众参与。值得一提的是,世博馆与720云全景合作“大阪世博会VR云逛展”项目,运用亿像素级别VR全景实景采集技术,以88个VR场景、1500张园区照片和100GB视频素材、覆盖各大展馆的规模,打造全球首个大阪世博会全景展示,为全球观众开启突破地域限制的沉浸式世博之旅。世博馆还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合作调研,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汇集国际经验。
编辑: | 章海燕 |
责编: | 师玉诚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