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第一观察 | 今天,总书记强调了这两个字

时讯

2020-05-23 09:57:23 新华社  

一


全国人代会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新华社播发的2000字消息稿中,“人民”出现28次。


两会前夕出版的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了总书记2018年3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4800字中,“人民”,出现84次。


不是巧合。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民至上。


二


今天有这样一个细节,发人深思。


上午,大会开幕前,“代表通道”上,来自湖北十堰的全国人大代表罗杰,讲述了“多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47天救治一位87岁新冠肺炎患者”的感人故事。


下午,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时,专门提到这件事,说:“这位代表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代表通道”上的声音,总书记这么快就听到了。正如他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所强调的:“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


“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制度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作出的明确规定,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制定宪法、遵守宪法的初心。


三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今天在内蒙古代表团着重强调这句话,别有深意。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党的十八大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十九大后的全国两会,已是第三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总书记是2018年1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


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转型发展、党的建设……无论考察调研中,还是参加人代会审议,方方面面的工作总书记都讲到了,而今天,更是道出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


“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今天讲的这句话引发共鸣。


“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这在公开报道中还是第一次提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战“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6次国内考察,始终念兹在兹的都是“人民”。


在北京,他强调,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


在湖北,他称赞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坚持和努力,强调“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浙江,他要求,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在陕西,他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在山西,他坐上群众的炕沿儿,强调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


2020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有理解了这8个字,才能真正懂得,面对疫情,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五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幅以逶迤群山为主题的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格外醒目。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会场的另一侧,一幅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画作和诗作,赞颂的都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讴歌的都是人民群众的伟力。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总书记的话坚定有力。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31
市场价165万凶宅26.6万开拍万人围观 已有人报名
时讯3天前
00:15
洪秀柱力挺郑丽文:女人不止撑起半边天!
时讯3天前
00:08
湖南一女主播收“炸弹包裹”被烧伤 警方通报
时讯2025/10/16
04:54
文明互鉴成果丰硕!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落幕
魔都眼PLUS2025/10/16
01:06
被抓八年后回到同一小区 男子潜入别墅偷走金条
案件聚焦2025/10/16
00:49
意大利70岁老人装瞎53年 骗取800多万补助
时讯2025/10/16
01:00
直击世界中国学大会 变局中读懂中国与世界
这就是中国2025/10/15
03:23
锚点丨人类如何实现星际通信?他从光中寻答案
锚点2025/10/15
01:03
《沉默的荣耀》热播引岛内媒体关注 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15
00:10
沈阳禁毒大队长被控走私毒品案 一审获刑3年半
时讯2025/10/14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2025/10/14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2025/10/14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2025/10/13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2025/10/13
01:56
上海书展旧书市集升级开启 开启书本和建筑“双重阅读”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1
演员白鹿回应因病瘦到86斤 8月全程在治疗
时讯2025/10/11
00:32
稀土管控再升级 中国到底在防范什么?
子午观潮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