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夫妻两人吃了蟾蜍卵后 妻子竟不治身亡

2018-03-11 20:39:48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最近,广西桂林资源一对夫妇在食用了捕捉来的癞蛤蟆及癞蛤蟆蛋之后,出现中毒反应,妻子不治身亡。这事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一只小小的癞蛤蟆竟然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它的毒素到底得有多大?



据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邓先生说,资源当地将这种癞蛤蟆称做“南风蛙”,他跟妻子以前都吃过,但这次是第一次吃它的卵,没想到这次几只蛙竟能夺走人性命。一些蛙类因它肉质鲜美,成为餐桌上的珍稀美味,然而每年因吃蛙中毒甚至死亡的新闻也不少。蛙的种类繁多,大伙儿往往以为将蛙首尾以及表皮去掉以后就能够降低或消除它的毒性,这样真的就安全了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副主任韩林告诉记者:“实际上不同的蛙或者说不同的蟾蜍,它们毒素的分泌是不一样的,很大部分是没办法通过高温来破坏这些毒素的。就是吃了它们所产的卵,这个卵当中也同样是有蟾蜍毒素的,不能随便的吃,我们建议对于这一类的食材最好远离。”



医生介绍,蟾蜍的腮腺、血管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和蟾蜍卵含有30多种复合毒素。如果加工或处理不当,毒素可能会进入蟾蜍肉中,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损伤心、肝、肾等器官,一旦影响到心脏功能,严重会导致死亡。



在民间,蝎子、蛇、蜈蚣、蟾蜍、壁虎被称为五毒,而在北方,油炸蝎子却是一道出名的菜,不过食用过多很可能引起蛋白质过敏。除此之外,常见易中毒的还有河鲀肉,由于它里面含有汞、镉等致癌物质,一些包装好的河鲀肉的含量很可能会超标,严重伤害到人的神经系统。青鱼胆和蛇胆也是较为常见的易中毒食物,无论是生吃还是泡酒,还是要谨慎食用。 医生提醒,这类动物产生的毒素强烈且难以降低,食用量越多越危险,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食用。


(来源:广西新闻  编辑:马龙)

关键词: 蟾蜍卵癞蛤蟆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2天前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3天前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10
强降雨冲击墨西哥全境 老人把冰箱当救生艇
时讯2025/10/11
00:28
费德勒全家来沪,喊你推荐吃大闸蟹的地方!
看呀STV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2025/10/09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2025/10/08
02:01
东方秋晚上演人机同奏开启一场跨越时空音乐之旅
时讯2025/10/06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08
台湾长荣航空同一天两起意外!一架因风复飞机尾触地
时讯2025/10/06
00:16
俄媒驻华记者阿丽娜用这首古诗向中国人民送中秋祝福
时讯2025/10/06
00:08
特斯拉宣布:擎天柱机器人开始练中国功夫了!
时讯2025/10/05
00:14
“我儿子是马克龙” 95后非遗传承人圈粉总统母亲
一眼看天下2025/10/02
03:42
老颜们的国庆
时讯2025/10/0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