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今天出炉,在第一批“6+1”基础上,新增“8+1”个区域,其中,“8”指的是,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静安、长宁、普陀、青浦、嘉定、金山这8个区的重点区域。“1”则是打包了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
《建设方案》包含两张清单,第一张清单是“复制推广清单”,57条任务举措适用于所有联动创新区,覆盖投资、贸易、金融、数据、科创、人才6大领域,更大范围释放改革红利。
第二张清单是“自主改革清单”,以29条任务举措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比如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联动创新区,重点聚焦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支持上海海关技术中心功能落户虹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联动创新区,着重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
静安联动创新区,则重点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的建造,特别要推动张园专用型保税仓库数字监管迭代升级,支持开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市退付点。
在张园的这个保税仓内,工作人员正和品牌方对接下周珠宝首饰来沪展示交易的细节事项。作为全市首个位于商业核心区的专用型保税仓库,221平方米的“石库门”空间内可为品牌提供安全仓储、专业报关清关等便利服务。
这家下周来沪的意大利品牌,看中的正是保税仓的这一功能,希望充分利用今年进博会前的这段时间为品牌造势。
上海静安置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奇松介绍,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消费者就可以把喜欢的商品带走了,之后可以可补相关的海关的手续,对企业来说,他们能切实地体验到政策的便利性。
放眼南京西路商圈,1.8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2000余个国内外品牌,世界三大奢侈品牌集团和超过九成的全球奢侈品牌悉数入圈。自贸区政策的红利让“世界橱窗”的优势放大乘数效应。
相比去年设立的首批“6+1”自贸区联动创新区,这次的建设方案有了政策上的升级。
方案明确,除自贸试验区政策外,把浦东引领区、浦东综合改革试点、临港新片区中,国家明确可复制推广的相关举措,以及首批联动创新区的自主创新成果,一并纳入到最新的自贸区联动创新区,通过“场景政策匹配、诉求举措对应”的方式,将前期各区反映的应用场景和政策诉求与各部门一一衔接,形成具体的改革措施。
比如“试点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贷款”这条举措,就是源自于2023年临港新片区的首创。这次复制推广到各联动创新区,满足了长宁等科创型企业聚集区的企业需求。
另外,第二批建设方案还将加快制度创新成果精准有效推广、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力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海市发改委改革处副处长侯华龙介绍,方案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将前期企业反映的400多条政策诉求与各部门一一衔接,匹配出能对应、可落地的改革举措进行精准复制推广。升级后的政策更加注重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更多产业业态、更广经济载体上进行探索,实现联动区与自贸试验区的空间接应、产业接续、政策接力。
编辑: | 周缇 |
责编: | 张蕴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