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正在消失的老行当、老手艺

时讯

2016-05-05 10:42:40 看看新闻

这些曾经遍布在大街小巷的摊头、店面,都是老底子的名片。用铁夹子滑来滑去收银的布店,凭粮票去粮油店背米、拷酱油,放学回家路过画糖人的摊头等等……这些老上海的痕迹,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布店
01



老底子的布店里顾客选好布,营业员开好票,再用木架子将小票和钞票夹好,通过铅丝“哗啦”一声传到收款员面前。忙的时候店堂里头顶上只看到一根根铁丝上飞来飞去的铁夹子。



帐台一般在最里面很高的地方,几乎贴着天花板,要有台阶才能上去,那收账人坐在里面,一抬头取下铁架子上的小票和钞票,在发票上很响的盖章,震得门口都能听见,然后把零钱和发票夹回铁夹子上,一用力哗的一声又甩回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蛮好玩的!



◆  ◆  ◆  ◆  ◆  



粮店
02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城区,在我们每家每户的不远处,都有这样一家家我们所熟悉的粮店。


在我小时候的回忆里,我们凭购粮证和粮票购米,那时和爸爸一起去粮店买米,真是件开心事,带着自备的米袋,套在粮店储米柜的出口处,然后听到“哗”的一声,米从大漏斗中一倾而下的情景,曾给我很美妙的人生记忆——正宗的“空麻袋背米”是也!


80年代排队领取粮票的人群在杨浦区鞍山二村票证发放点门前等开门


小辰光粮店的营业员们和蔼、可亲,他们诚信经营、老少无欺。利润薄、分量实、服务好,是80年代申城粮店的普遍特点。



◆  ◆  ◆  ◆  ◆  



酱油店
03



小辰光姆妈菜烧了一半,常常指派我带个空瓶去拷酱油。溧阳路上的“立新”最让我记忆犹新。


这里曾是上海滩现存最老的油酱店,站在这家小油酱店前,时间似乎凝固起来。在“立新”,你可以去见识一下老上海拷油的“油坦克”,也可以带几块钱的年糕、切面,或是糟卤回家,品一品老上海的味道。店面背后的矮墙上还贴着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目标、荣誉目标”墙报,纸张暗黄但字迹清晰。


再来张老底子票证,有印象的现在岁数都60朝上了。


1950年上海老票证酱油票,背带税票



◆  ◆  ◆  ◆  ◆  



剃头摊
04


老上海弄堂口的剃头摊


老上海的理发行业大致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理发店,二是剃头摊,三为拎包上门。


一张板凳,一只三角木,面盆架,上放一条毛巾,一只热水瓶,几把老式的剃刀和剪刀,另备一幅白布围单,就成了弄堂口剃头摊的全套工具与设备。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种剃头摊已淘汰不少,这种原始形态的理发行当,师傅不断地招呼着,来的顾客多以上了年纪的老爷叔,以光头、平顶头为主。




◆  ◆  ◆  ◆  ◆  



弹棉花
05



“修棕梆,磨剪刀,弹棉花”这些熟悉的吆喝声是许多老上海童年里的珍贵记忆。一根弦、一个木槌,弹棉花的工匠们拨动弹弓丝弦的身影,曾活跃在申城的大街小巷。


弹棉花这老手艺,弹的是被里。为了让棉花保暖性更好,需要把棉纤维弄得更蓬松。但是大规模的流水线设备,以及更多的材质出现——蚕丝被、纤维被、羊毛被等等,让弹棉花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  ◆  ◆  ◆  ◆  



柴爿行
06



柴爿店的老照片很少见到,这张图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一眼就看出来。


老上海只有花园洋房或部分新式里弄用管道煤气,一般弄堂人家煮饭烧菜都离不开柴爿。过去,有柴爿店,专卖柴爿的,后来被煤球店所取代。



◆  ◆  ◆  ◆  ◆  



画糖人
07



在我们的记忆中,以前无论是在大街上,或是在学校附近,都能看到画糖人的摊头。画糖人的师傅用勺子在大理石板上行云流水的走上几笔,再用一根竹签固定住,两三毛钱就能买到一个漂亮可口的糖人。



而如今,想要再吃上糖人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走在街上基本不会再看到画糖人的摊头,或许在一些风景古镇,有时稀稀拉拉还能找到它的身影,但即便如此,那麦芽糖却不再是小时候的“人间美味”了。



◆  ◆  ◆  ◆  ◆  



拉榻车
08


塌车是没有刹车的,下桥全靠脚劲摒牢,除了力气也要有点技巧,吃这碗饭也不易


上海的榻车、老虎车运输于19世纪80~90年代相继兴起。榻车经营者一部分由小车工人转业而来,另一部分多为苏北地区来沪的贫苦农民。


1920年代,上海成批兴建近代建筑和居民住宅时,货运汽车不敷需要,小车载重量又有限,榻车由此而一度承担了全市建筑物资的主要运输量。榻车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延伸至太古码头、外虹桥、华记路、河间路、白克路(今凤阳路)及曹家渡等处。公共租界内设有葛七富、袁万隆、刘子记、陶兴记、钱龙星、王福昌、蒋新记等一大批榻车行,部分车行还兼营老虎车运输。


老虎塌车和老虎车同属劳力拉车,轮子小的拉车叫老虎车,轮子较大较厚的称老虎塌车,可运较大、重的货物,如木材等


解放后榻车工人大多转变为汽车运输工人,文革前夕,即1965年,上海停发榻车牌照,之后榻车才逐步退出运输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完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推荐视频

16:08
高管遭性侵后整理232页证据 获国内首次工伤认定
叩击3天前
00:07
回应来了!税务部门通报未发现刘晓庆有涉税问题
时讯3天前
00:17
女高管出差遭老板性侵 酒店监控曝光!检察官逐帧排查
时讯3天前
00:16
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最新学前教育政策出台上大班免费啦
时讯2025/08/07
00:36
“亮证女”侯某某最新处理结果 行政拘留5日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8/07
00:08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一景区吊桥桥索断裂致5人遇难
时讯2025/08/07
00:57
“亮证女”被行拘 谁耍横法律就给谁亮红牌
东方快评2025/08/06
01:28
妇产科主任遭“网暴”坠楼身亡?事实须逐一厘清
东方快评2025/08/05
00:08
上海市国资委原主任白廷辉一审被判无期
时讯2025/08/05
00:22
张维为:美国已无能力军事干预台湾问题
这就是中国2025/08/05
00:32
张维为:美国既不接受中国崛起 又缺少自我反思
这就是中国2025/08/05
00:08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权威发布2025/08/04
01:37
通报来了!“亮证女”非公职人员 执法证是丈夫的
时讯2025/08/03
02:09
NFC果汁配料表“水”排第一?别再被标签忽悠了
时讯2025/08/03
02:07
寻味丨上海冷面冷馄饨的奥秘 全在这碗料里
寻味2025/08/02
00:08
网传“亮证奔驰女司机”是公安部门某领导?不实
时讯2025/08/02
00:43
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让路 警方通报来了!
时讯2025/08/01
00:08
舷号“34” ,湖北舰来了!
东方番茄酱2025/08/01
02:34
执牛耳者丨三次“遇见” 和洱海结下一生情缘
执牛耳者2025/08/01
01:02
香港《稳定币条例》今日正式生效
一眼看天下2025/08/0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