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看现场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代驾平台上线“代喝酒”服务:如有意外用户担责

2018-01-12 10:00:54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最近有一项神服务上线,代人喝酒,给应酬繁多的人士多一种选择。



这项代喝服务是去年年底上线的,与某代驾服务APP相互连接运行,并照搬了后者的实时定位来实现服务,使用方式也与其类似。用户在软件中输入或设置自己的位置,手机画面的地图上就会显示出附近的 “代喝人”。这些“代喝人”在提供“代喝”服务之前,会在软件上的个人信息中写明自己的酒量、喜欢的酒类以及性别等基本信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代喝人。



顾客在APP中选择一名代喝人,通过短信等方式取得联系后,把人叫到酒桌即可。使用这项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则与酒席持续的时间、所喝酒量有关,由用户与代喝人之间商量后决定。


给“代喝牛人”发信息无人回复


记者通过该服务在郑州“报业大厦”位置附近搜索到多名“代喝牛人”,有人的酒量信息标注的是“白酒一瓶,啤酒一箱”,有的调侃地标注“啤酒一直喝,白酒没醉过”。记者给多位“代喝牛人”发去信息,但一直未得到回复。


据公开信息显示,该“代喝”服务上线后,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一线二线36个城市,其中包括郑州。


“代喝”引发的法律风险谁负责?


该软件的“代喝”服务于2017年12月28日上线后,迅速引发舆论关注。很多网友发出感慨:“如果连喝酒都由他人代喝了,还喝个什么意思呢,不如自己躺在家里玩手机。”也有人提出质疑:“想问一句,代喝牛人喝到假酒咋办?万一拼酒时危及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该由谁负责?”



有人提出,用户在填写昵称、地址、性别和酒量等信息后,就完成了资料注册,随即就能成为“代喝牛人”,但是这些“代喝”人员是否真的如自己所言,能喝下“白酒3斤、红酒3箱”,平台是否会对其酒量的真实性和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呢?


昨天,e代驾的客服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没有审核。对方解释说,这个软件是在试运行阶段,目前业务是个不成熟的状态,有一定的弊端。另外,用户寻找“代喝牛人”,需要自己联系,“代喝”的价格由双方自己确定,自行商谈,并表示“代喝”只是一个交流沟通的渠道,由此产生的法律风险,也由双方自己承担,一旦“代喝”过程中发生意外,该平台是不承担责任的。


据了解,在该软件上有个名为《e代喝信息展示服务平台用户使用规则》的知情同意书,点击可发现“平台为用户提供代喝酒量展示服务,展示信息为代喝信息提供方理想化信息。用户与代喝酒量信息展示方在进一步沟通中有告知真实信息的义务,避免产生信息纠纷”。


上线不到两周下线 涉事软件否认是炒作


昨天,记者再次打开e代驾软件发现,已找不到“代喝”服务,微信中的“代喝”链接点开后,也显示是空白。有人质疑,这样的“代喝”服务上线不到两周就下线,是为了炒作代驾软件还是为了暂避舆论风头?


对此,e代驾软件的客服工作人员解释说,“代喝”服务是在元旦期间推出的活动,正在测试阶段,现在确实已经下线了,不过,后续可能还会上线,至于是否会继续上线、何时上线,用户可以关注该代驾软件的通知或者公告。此外,对方称,该软件只是为有“代喝”需求的用户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没有炒作”。


有法律人士提醒,不管e代驾软件的“代喝”服务今后是否会恢复上线,代人喝酒都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法律责任的问题。如果在代人喝酒的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应当根据双方的协议以及是否存在强迫性劝酒等,认定双方的责任。



律师靳韬:“作为饮酒人,首先在场的,所有宴请的参与者,如果要是出现了劝酒,硬性灌酒,在这种状况下,是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承担责任的。相反,在没有人劝酒,灌酒的情况下,行为人自己喝酒导致危险发生,伤残,生命危险,行为人本人就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律师还强调,代喝酒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法规约束,只需要一个手机号就能注册,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果双方之间事前没有签订明确的协议,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视频来源:河北经济 编辑:王珏)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代驾代喝酒意外担责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接见俄乌前线士兵时 普京再公布大杀器“波塞冬”
时讯2025/10/29
03:20
锚点︱“秒”的定义,或将被中国科学家改写?
锚点2025/10/29
02:59
那些刻进 DNA里的动画,你还记得多少?(下)
影像上海2025/10/29
00:08
中印两军举行边境西段第23轮将军级会谈
时讯2025/10/29
00:15
生命有终 光影留痕 今年已有9位TVB老戏骨离世
时讯2025/10/28
01:03
死猪堆成山的罗定之问:监管为何“视而不见”?
东方快评2025/10/28
00:33
“没能带你走完‘这段路’有点小遗憾...”
上海温度2025/10/28
20:59
甲午海战130周年直播特别报道4
2025/10/28
01:04
郑智化道歉了!风波平息但残障设施优化不能停止
时讯2025/10/27
07:15
电商大促 清掉的是“库存”还是“诚信”
新闻放大镜2025/10/27
00:09
印度女医生自杀 手掌写遗书控诉警官多次性侵
时讯2025/10/26
00:54
阿庆爷叔看不懂了,足球比赛比的不是球
番茄鱼2025/10/26
00:24
上中路隧道一SUV发动机起火 消防到场前火已熄灭
看呀STV2025/10/26
00:08
游客长城刻字劝不住?警方:构成违法!已立案!
时讯2025/10/26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10
委内瑞拉防长:我们的军队是哥伦比亚的后盾
子午观潮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0:07
新西兰爆发大罢工 总理怒批:政治操弄!
时讯2025/10/23
00:34
非机动车“随大流” 这样转弯被撞 交警:你全责
看呀STV2025/10/23
00:46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医聊+2025/10/2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