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稻城亚丁景区推有偿搜救 部分区域搜救费2万起

时讯

2018-08-22 09:07:58 新京报记者  李骁晋  实习生  李森

每年因搜救非法登山、穿越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景区出台有偿搜救制度希望减少类似纠纷

8月21日,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公布将实施有偿搜救制度,景区分不同区域,搜救费用为1.5万元起和2万元起。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每年因为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的搜救,景区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因搜救费用与游客产生纠纷。出台有偿搜救制度希望减少类似纠纷,且出台前咨询过法律专家,并进行过多次调研。

非法穿越遇险应及时向管理局求助

根据稻城亚丁管理局规定,制度适用于在该景区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户外活动及未按规定线路、区域旅游而发生事故的人员。遇险后应及时向管理局求助,说明险情,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谎报或故意夸大、缩小险情,并在误报警后立即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景区人员发现有人遇险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积极救助。受暴雨、泥石流、滑坡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致使搜救行动不能无法进行,可以中止搜救;所有可能存在遇险人员的区域均已搜寻,可以终止搜救。

每年有800多徒步穿越者经过景区

对于搜救路线及费用,规定显示亚丁村至夏洛多吉区域、亚丁村至央迈勇区域(蓝月山谷)、亚丁村至仙乃日区域、亚丁村至卡斯地狱谷区域,搜救费用均为2万起;亚丁村、叶儿红村至康古贡嘎银河区域,搜救费用1.5万起。搜救费用仅包括搜救人员的劳务费用和搜救装备、工具的使用费用,不包括由此产生的交通费、救火费和医疗费用等其他费用。

景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会有800多徒步穿越者经过景区,其中十月份是高峰期。每年因为搜救,景区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曾因搜救费与游客产生纠纷

“只要有报警,我们就会组织30多人的搜救团队,这边线路较多,搜救范围大,信号覆盖范围小,给搜救造成很大的困难”。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曾因搜救费用而与游客产生纠纷,出台有偿搜救制度也是希望减少类似纠纷,且出台前咨询过法律专家,并进行过多次调研。

根据通报,近年来有大量游客私自组团或个人经多条线路穿越至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幅员面积1457.5平方千米),目前已造成6人死亡,1人失踪。为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按《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一切非法组织团体或个人穿越。

■ 链接

黄山实行有偿救援 拒支付者列入黑名单


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任性”游客遇险事件频发,据统计,仅2016年黄山堵截、查处驴友违规就有24批、212人次,搜救成本有时达几万元。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资源的消耗,一些景区和地方开始实施有偿救援规定。

如何看待有偿救援?新京报曾在今年2月份联合推出一份754人参与的调查问卷,超七成受访者支持景区对“违规遇险救援”收钱,超六成受访者认为有偿救援后还需要罚款。

根据《旅游法》相关条款,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旅游者接受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今年4月25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公开征求意见,拟对不遵守规定,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而涉险,并需要进行救援的旅行者,收取相关费用。如被救援者拒绝支付,将被纳入景区“黑名单”,并进行依法追偿。

7月1日起,黄山景区正式实行《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不遵守规定而被困的游客,需要在脱困后支付救援费用。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称,将在有偿救援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救援费用的审议核定;20个工作日内,向旅游活动组织者及被救助人送达《支付有偿救援费用通知书》。旅游活动组织者及被救助人对有偿救援费用有异议的,通过协商或司法等途径解决。

有评论认为,救援费用不妨按比例分摊,由驴友承担一部分,再由公共支出承担一部分。这样既能对驴友起到警示作用,也不至于让个人承受过高的救援费用。并建议尽快引入保证金或强制商业户外保险,利用商业保险弥补意外发生时产生的个人费用。此外,虽然绝大多数民众赞成有偿救助,但对个人户外遇险还是要多些宽容,不宜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个人身上。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稻城亚丁有偿搜救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接见俄乌前线士兵时 普京再公布大杀器“波塞冬”
时讯2025/10/29
03:20
锚点︱“秒”的定义,或将被中国科学家改写?
锚点2025/10/29
02:59
那些刻进 DNA里的动画,你还记得多少?(下)
影像上海2025/10/29
00:08
中印两军举行边境西段第23轮将军级会谈
时讯2025/10/29
00:15
生命有终 光影留痕 今年已有9位TVB老戏骨离世
时讯2025/10/28
01:03
死猪堆成山的罗定之问:监管为何“视而不见”?
东方快评2025/10/28
00:33
“没能带你走完‘这段路’有点小遗憾...”
上海温度2025/10/28
20:59
甲午海战130周年直播特别报道4
2025/10/28
01:04
郑智化道歉了!风波平息但残障设施优化不能停止
时讯2025/10/27
07:15
电商大促 清掉的是“库存”还是“诚信”
新闻放大镜2025/10/27
00:09
印度女医生自杀 手掌写遗书控诉警官多次性侵
时讯2025/10/26
00:54
阿庆爷叔看不懂了,足球比赛比的不是球
番茄鱼2025/10/26
00:24
上中路隧道一SUV发动机起火 消防到场前火已熄灭
看呀STV2025/10/26
00:08
游客长城刻字劝不住?警方:构成违法!已立案!
时讯2025/10/26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10
委内瑞拉防长:我们的军队是哥伦比亚的后盾
子午观潮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0:07
新西兰爆发大罢工 总理怒批:政治操弄!
时讯2025/10/23
00:34
非机动车“随大流” 这样转弯被撞 交警:你全责
看呀STV2025/10/23
00:46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医聊+2025/10/2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