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的一处网红桥发生了令人心痛的悲剧引发关注。昨天傍晚,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内一座吊桥的桥索断裂,前一秒还在拍照聊天的游客,下一秒却掉入湍急的河水中,造成5人不幸遇难,24人受伤。目前,夏塔景区已关闭,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组成联合组,已连夜前往事故现场,指导地方做好伤员救治、现场处置、事故调查等工作,督促有关方面深刻吸取教训,迅速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强化安全监管工作,坚决防范遏制事故发生。
据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事发时,桥上挤满了游客,有不少是老人和小孩,突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意外发生。桥体一侧的主绳突兀断裂,整座桥瞬间失去平衡,大量游客来不及反应,跌落桥下,有游客抓着吊桥一侧的绳索苦苦支撑等待救援。事故发生后,附近的牧民自发骑马救援,一位在现场的现役海军军人也迅速参与到救援中,协助将受伤的人员送往附近的卫生院。
5人遇难24人受伤,数字背后是鲜活的生命和多个破碎的家庭。那么,吊桥为何会突然断裂?据现场游客推测,当时桥上人流密集,桥体承重已经远超安全限度,加之部分游客有意晃动,极可能加剧了主绳的负荷。
这样的事故,并非毫无预兆。这座吊桥也并非首次出现安全状况。去年6月,这座吊桥就曾因主绳损坏 发生过事故,致使部分游客摔倒或受惊。当时,景区承诺将加强日常检查、制定定期检修计划,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仅仅时隔一年多,就上演了更加惨烈的悲剧。这让人很难不去质疑:景区的安全管理究竟是如何落实的?信誓旦旦的整改承诺为何成了一纸空文?悬索桥虽然不算特种设备,但其性质特殊,跨度大、自重轻,存在柔性结构 容易变形的问题。此次发生事故的吊桥自投入使用以来,除了在2024年6月,首次断裂事故后进行过一次全面检修,是否还进行过其他检修,也值得画一个问号。
此外,还有游客反映,此次断裂的吊桥之前就被发现,钢索存在明显老化裂缝,是这否印证了日常维护的敷衍?并且,事发时桥上有将近30人,对于这座不算太长的吊桥而言,载重是否过大?桥上游客摇晃吊桥的行为,景区是否进行了劝阻?对于这些问题仍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不过,我们从网传视频来看,桥面高度有限,为何会造成5人死亡?对此,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副所长韩新今天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的采访时表示,该悬索吊桥高度超过1.5米,若不慎跌落,即使高度不算极高,也可能因摔落角度不佳而导致人员伤亡。韩新说,跌落风险主要还包括:因桥下河流水温较低,掉落后导致身体失温,或者由于河床布满坚硬的鹅卵石,跌落后被撞伤,还有跌落后因在低温水流冲击下,若无法得到快速有效救援,也极易导致伤亡。
此外,韩新还表示,桥体结构本身如果存在严重隐患也会导致人员伤亡。此次发生桥索断裂的吊桥结构较为简易,采用的是木质桥面搭配钢缆悬吊系统。这样的桥如果长期暴露在高湿环境中,若未进行有效的无损检测,钢缆等关键构件极易发生锈蚀断裂,风险很高。不过,目前尚不明确该桥最终能承受多大的人员荷载。但在类似的事故中,确实有游客故意摇晃桥体,这种行为会极大增加钢缆负荷,严重影响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近年来,随着“野生”、“网红”景点的走红,旅游打卡时遭遇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2023年,湖北恩施狮子关景区内的一座水上浮桥,一辆载有8人的商务车在桥上行驶时,突然冲出护栏滑落水中,导致5人不幸遇难。事故发生后,浮桥安全性、车辆超载无人管理被指成为事故主要原因。而这些事故的背后,是各种被忽视的安全风险。玻璃栈道、吊桥在网红景点中尤为常见,但这些设施在建造时,很难按照传统建筑或者游乐设施的标准来规范,往往缺乏安全保障,为运行埋下隐患。
设施建成后日常维护也存在盲区。有些景区虽然设立警示牌,但现场无人看护,风险提示形同虚设;还有天气、地理等因素,部分景区遭遇极端天气时,存在预警滞后、未能提前关闭景区导致游客遇险;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还会因为救援难度高、讯信号差等问题耽误救援。平台对"野景点"的推流、游客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那么,该如何筑牢景区安全防线,确保设施质量,压实景区负责人的监督、管理责任?对于这些问题,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副所长韩新表示,此次事故深刻反映出景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系统性不足的问题。要确保每一个进入景区的游客生命安全,就必须将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进行全方位提升。景区可强化技术防控,在一些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在线监测,借鉴重大桥梁安全监测系统的成熟经验,确保持续掌握设施承载能力。与此同时,可以增设物理防护与预警,在关键区域加装防坠网、线路闸机及承重预警装置,这样有效防止坠落、控制人流、避免设施超负荷运行。此外,景区应该优化管理体系,推行设施维护可追溯的闭环管控模式。建立严格的维保单位准入与动态管理机制,将未能有效实施测试、维保的单位纳入管控名单。在韩新看来,唯有通过技术、物理、管理三管齐下,构建系统性的安全保障网,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编辑: | 阮丽 |
责编: | 彭晓燕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