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10分钟被骗430万 AI换脸成新型诈骗手段?

2023-05-24 00:28:17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随着人工智能迅猛发展,AI换脸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关内容频频出现在网络平台。最近,这项技术被诈骗团伙盯上了,福州的郭先生被骗子利用AI换脸的方式骗走了四百多万。“AI诈骗正在全国爆发”的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第一。


4月20日中午,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接到好友发来的微信视频,两人经过短暂聊天后,该好友借口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想要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好友向郭先生要了银行卡号,声称钱已经打到郭先生的账户上,还把银行转账底单的截图发给了他。基于对视频聊天的信任,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是否到账,就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转给了对方。事后,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但对方却对此事毫不知情,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对方通过智能AI换脸技术,佯装成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接到报警后,福州、包头两地警银迅速启动止付机制,该诈骗账户内的336.84万元被骗资金被成功拦截。同时,福州市公安局已接到剩余款项93.16万元资金流出信息,正全力追缴。



作为新兴技术,AI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AI诈骗中,“声音合成”最为常见,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先录音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以伪造的声音实施诈骗。



还有骗子利用照片、视频等,通过图像合成技术,进行AI换脸,再以视频方式进行诈骗。



可见,在AI时代,眼见、耳听都不一定为实了,大大增强了迷惑性。从普通人的角度,又该如何加强防范呢?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建议,大家在使用各类软件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非必要不提供像人脸识别信息、声音、声纹等这种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另外,对于所有涉及到需要转账或与金钱有关的电话或是其他一些通讯信息,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要通过多种手段核实验证,一旦发现风险,要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AI换脸技术被滥用,所带来的不仅是财产风险,还会引发肖像权、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纷争。近日,有网友反映点开直播间后,发现正在卖货的竟是当红女明星。再仔细一看,这些带货“明星”其实只是使用了AI实时换脸技术的普通主播。杨幂、迪丽热巴、杨颖等当红女星,成为了AI换脸的重点对象。面对直播间观众的追问,带货主播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一副不置可否的姿态,一切尽在不言中。并且,在最近曝出的此类案例中,主播都没有进行必要的“事前声明”,直播过程中也没有打出显著标识提醒观众。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就是想“假戏真做”,刻意误导网友,并以此来赚钱。


需要厘清的是,AI换脸虽然是新事物,但却不存在“监管空白”或“无法可依”的情况。今年1月10日,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深度合成服务治理的专门性部门规章,明确了深度合成数据和技术管理规范。要求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加强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不得非法处理个人信息;深度合成内容需进行显著标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采用技术手段删除、篡改、隐匿相关标识。



今年4月11日,国家网信办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管理办法提出,AI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其中也明确提到,禁止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



如今AI换脸的门槛越来越低,对于这些开发提供换脸技术的公司和展示AI换脸视频的相关平台,该如何加强监管?已经出台的监管法规,如何落到实处呢?赵占领建议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AI合成服务的提供者要加强对内容的管理,采取技术或人工的方式,对使用者输入的数据和合成的结果进行审核。第二,技术提供方要尽到提示义务,如果涉及到AI换脸或AI换声音,提示使用者要依法告知被编辑人,经过他人同意。第三,对于生成结果,要进行显著标识,而且要采取技术手段,防止被他人删除标识或隐匿标识等。目前,关于这几个方面的管理要求已经比较明确了,但很多相应的软件还没有完全做到位,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此类软件经营者的监管,如果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的地方,应当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提高防范的意识。


(看看新闻Knews编辑:李荣康 阮丽 陈昱卉)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AI换脸AI诈骗人工智能监管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3天前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9
定标准为何难?专家解读罗永浩西贝预制菜风波
时讯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2025/09/12
00:09
穿越台湾海峡 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时讯2025/09/12
00:30
“老首长,我来看您了”!
东方番茄酱2025/09/11
00:08
3523.67!一图看懂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讯2025/09/10
00:24
公安网安部门:处罚迪奥(上海)公司!
看呀STV2025/09/09
00:12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2日归国
东方番茄酱2025/09/09
00:12
“两年被家暴16次”前夫获刑11年 当事人:无法接受
时讯2025/09/09
00:07
张庆伟出席朝鲜驻华使馆国庆77周年招待会
时讯2025/09/08
00:08
泰国前总理他信返回曼谷 将于9日听取法院裁决
时讯2025/09/08
01:02
外交部发布反制石平决定 维护主权红线不容触碰
东方快评2025/09/08
00:08
中方:反制日本参议员石平
时讯2025/09/08
00:09
剑指芝加哥!特朗普:让你知道啥叫战争部!
时讯2025/09/08
00:55
官方通报高校花75万买299元路由器:多人被立案
时讯2025/09/07
01:14
300元路由器采购价75万 通报:不存在利益输送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9/07
01:16
中朝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子午观潮2025/09/0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