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案件聚焦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轿车插队致公交急刹,孕妇摔伤流产谁之过?

2025-08-16 18:59:41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依娜  张亦韫(实习)


某一天下班晚高峰期间,42岁的李女士在乘坐61路公交车时,因张女士驾驶小轿车违规插队导致公交车紧急刹车,李女士从车厢后部飞摔至中部,头部着地受伤。经交警现场认定,小轿车司机张女士负事故全责。




事故发生两周后,李女士由于对冲伤导致神经部分损伤造成了嗅觉丧失,并且检查发现已怀孕6周,但因为事故后做了CT检查并服用药物,最终不得不选择了人工流产,失去了二胎。



之后,李女士将公交车公司和小轿车司机告上法庭,主张包含人工流产费用在内的医疗费5126.07元以及交通费562元、营养费3000元、鉴定费900元。同时,由于嗅觉障碍和人工流产造成的精神损害,李女士还主张索赔精神损害赔偿金8万元。


然而,两名被告不认可人工流产产生的医疗费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一审法院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医院诊断书确定的怀孕周数以及李女士发生交通事故后接受CT平扫等事实,被告应当承担上述的医疗费用。对于李女士提出的8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根据李女士伤情,一审法院酌定3500元。



李女士不服一审判决,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法院改判小轿车司机和公交车公司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人民币8万元。她认为嗅觉障碍给她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是目前受客观技术条件、相关伤残评定标准等的限制,不能对上诉人的客观情况进行司法评定。而且李女士大龄怀孕实属不易,但考虑到因交通事故,在不知道怀孕的情况下,在孕早期进行了多部位的CT检查,且服用了大量的药物,而后续她还需配合治疗嗅觉障碍,综合考虑不得不选择了人工流产,失去了来之不易拥有二孩的机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损害。


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法律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并不以构成伤残等级作为前置条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与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受害人的损害后果及本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关,一审法院根据李女士的伤情酌定精神抚慰金为3,500元尚在合理范围内,并无明显不当。因此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您怎么看这个判决?欢迎讨论。





编辑: 钱浩明
视频编辑: 张亦韫(实习)
责编: 吴依娜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插队公交车孕妇摔伤流产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6
“蓝马甲”帮您和陆家嘴三件套拍出最美合影
时讯3天前
01:32
50万就业 千亿产值 贵州发展的“造血干细胞”
这就是中国2025/09/29
00:49
司机遭遇“丁义珍式”窗口?涉事窗口已被查封
看呀STV2025/09/29
02:14
专家解读:欧盟为何斥巨资打造“无人机墙”
环球交叉点2025/09/28
01:13
上海这种人人想要的资源 这里被薅得又收费了
新闻坊2025/09/27
00:08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8星
权威发布2025/09/27
01:35
内塔尼亚胡联大发言:嘘声中登台,多国代表离场
环球交叉点2025/09/26
00:09
台湾堰塞湖溢流洪水吞没牧场 50秒没过牛群头顶
时讯2025/09/26
00:08
调查扶梯、提词器和音响?特朗普把联合国当白宫
子午观潮2025/09/26
00:08
“眼睛可能保不住了!”海警深夜极速救援
东方番茄酱2025/09/25
01:23
2025“感动上海”年度人物:龚建强
正能量2025/09/23
00:44
司机连续变道致后车追尾 反手举报后车驾照过期
看呀STV2025/09/13
00:47
女子骑车突遇“锁死”摔倒索赔 证据不足被驳回
案件聚焦2025/09/11
00:45
老伯未等乘客下车挤进地铁 被下车女子撞成骨折
案件聚焦2025/08/26
01:41
​电瓶车改装引发火灾殃及2车9电瓶车 谁担责?
案件聚焦2025/08/19
01:16
儿童安全座椅 不是“可选项”
东方快评2025/08/14
00:28
后车追尾前车“起飞” 安全带的作用被具象化了
案件聚焦2025/08/08
01:14
自动扶梯扶人致多人受伤成被告 究竟谁该担责?
案件聚焦2025/08/06
01:02
48岁男子吃馒头噎死 家人申请意外险理赔却遭拒
时讯2025/07/21
父亲脑卒中,女儿怒斥继母把动迁款偷转,还想分房
新闻坊2025/07/15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