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博会,源自国际赛事的Pin文化,都以其独特魅力,为进博会增添趣味色彩。第八届进博会即将开幕,作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进博会不仅是经济贸易的盛会,更是人文交流的平台。而源自奥林匹克文化的“Pin文化”——以交换徽章的交流方式,结识新伙伴、促成新合作,正与开放理念不谋而合,为进博会注入人文活力。
Pin文化的核心在于徽章代表主体的独创性,通过“以物换物”的交流模式,打破语言障碍,成为情感沟通的桥梁。在进博会这个国际舞台上,一枚枚小小的徽章,已经成为传递友谊、分享文化的载体。萨马兰奇曾说:“它看上去很小,但是记录的是友谊,是历史,这些徽章让很多人成为朋友,给全世界架起桥梁。”
Pin文化增强了进博会的参与感与互动性。第八届进博会规模创历史新高,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在这盛会中,Pin文化为来自全球的展客商提供了独特、年轻的互动方式;通过徽章交换,他们建立起非正式的交流渠道,留下独特的印象,促进更深远的合作。
Pin文化也是进博会文化多样性的见证。各国展商带来的特色徽章,展现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中国特色的徽章,则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高校设计的徽章更成为“小叶子”服务远方来客、沟通世界的见证。这种文化交流与进博会“共享开放”的理念高度契合,推动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欣赏。




随着进博会“越办越好”,Pin文化的社交传统,正与进博会交融互鉴,为这场经贸盛会注入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它让进博会不仅是做生意的地方,更是交朋友的舞台,以实际行动诠释“破局共生、韧性增长”的真谛。
每年参加进博会的新老朋友都渴望拥有一枚中国Pin。这看似微小的现象,实则发出了一个深刻的信号,它说明:中国故事找到了世界性的表达方式。佩戴中国Pin,成为他们表达对华友好、欣赏中国文化的时尚宣言。经济合作可能源于利益,但文化符号的流行则源于真心。当人们主动想要拥有一枚中国Pin——它超越了礼节性的交换,体现了从“我知道你”到“我欣赏你”再到“我想成为你的一部分”的情感升级。
小小的Pin,如同一个微缩的文化使节,它在进博会场的走红象征着中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不仅输出了商品,更开始成功地输出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这是大国影响力真正走入人心的生动证明。



| 编辑: | 陈瑞 |
| 责编: | 王力维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