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凤阳鼓楼落瓦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事发当晚,当地就有回应,“只是鼓楼楼宇顶部一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这样的回应显然不能让人满意。很快,就有媒体发现,这座鼓楼刚刚经历了修缮,花费了341万,只一年便遭遇“瀑布式塌瓦”。
还好,经权威媒体报道,塌掉的是1995年在文保台基上复建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但问题又来了,落瓦的楼宇竟然是未经批复违规重建的。
当事实的“洋葱”被一层层剥开,人们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这个鼓楼“假古董”既然未经批复何以重建?历经30年,期间难道没有任何相关部门发现、阻止吗?或是已经既成事实,所以相关部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外,据报道,鼓楼自2017年初开始,顶部瓦片就开始零星脱落。2023年,脱落情况加重,这才启动招标进行专项修缮,竣工验收时,“还得到业主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这当中有没有腐败行为?幸亏事故没有发生在“五一”假期游人如织之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最新消息是,国家文物专家以及安徽省内的专家,已进入到坍塌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调查结果,谁的问题谁负责”。
既然要查,就该认真细致,真正做到查清原因,查清责任。这不仅仅是应对突发舆情的简单“技术活”,更是一次积极回应公众普遍关切、反思检讨古建修缮全域生态的预后良机。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