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外嫁”闹剧实为摆拍 网安法修订有望亮剑破局

2025-09-08 13:17:02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严相莉  游玮  阮丽

近期,有网民在网上发布有关“中国籍女子嫁到外国贫民窟求助回国”的视频,引发关注。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昨天发布消息说,这条视频是摆拍造谣,两名涉事人员被处罚。


视频里,一名女子情绪激动,大喊要回国。发布者说,这名中国籍女子嫁到外国贫民窟后,由于护照被丈夫扣留而无法回国。而偶遇这名中国博主后,女子希望博主解救她回国,互动时,也持续误导网民这是真实发生的情况。



公安部网安局指出,经查,杨某江伙同女友陈某心以直播带货、牟取利益为目的,意图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共同策划、拍摄了这段虚假视频,并发布在短视频平台,误导公众产生错误认识,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机关依法对杨某江、陈某心分别处以行政处罚。



网警同时提醒,公安机关将持续加大打击网络谣言力度,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跨国婚姻早已不是新鲜事儿。而所谓的“八万多中国姑娘嫁到非洲”,“远嫁非洲的姑娘们在直播间里‘吃苦’”,也成了“魔性”的流量密码。但表象背后的真相如何,却值得好好推敲。


来看一名福建网民分享的所谓“远嫁非洲”经历。从视频来看,这名女子和非洲小哥一见钟情,不顾父母反对,远赴非洲结婚,但生育二胎之后,因为条件艰苦,不是睡马路就是饿肚子,想回国,父母却不要她了。不过,许多网民指出,这段视频摆拍的可能性很大。画面中,两个小孩已经有两三岁的模样,而女子身穿吊带短裙和丝袜,皮肤白皙,并不像在非洲长久居住,或者为生活所迫的样子。而和非洲小哥在一起,也没有表现出夫妻的默契感。



事实上,类似的视频在网络上并不少见。而公安机关也不断加大对自媒体运营人员 利用网络谣言吸粉引流、非法牟利行为的整治力度。今年上半年,公安部网安局为期100天的专项行动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三百多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七万多条,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两千多个,并依法查处了造谣传谣的相关网民。



虚假摆拍的短视频有哪些特征?可能带来哪些社会危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指出,虚假摆拍造谣的短视频,往往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刻意的夸张剧情,试图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其实,无利不起早,这些视频背后都有着很强的利益诉求。这种短视频毫无疑问会占用很多公共资源,政府部门精力和人员也是非常有限和宝贵的,如果把有限的监管资源投入到大量的“无稽之谈”中去,也会导致本应解决的问题得不到更好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不需要进一步加强。事实上,许多造谣者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不大,相对于他们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来说,惩处往往是“不痛不痒”的。


自媒体时代,不代表可以“自”说“自”话。这些年,我们遭遇的网络谣言、虚假摆拍可谓是五花八门。


捏造悲惨遭遇博取黑心流量的;渲染家庭矛盾挑起对立情绪的;虚构社会冲突吸引猎奇目光的;伪造虚假人设煽动身份对立、性别对立、地域歧视的,都是网络谣言的重灾区。



虚假摆拍视频和网络谣言屡禁不止,“利益”二字,是一些人最难戒除的毒瘾。无底线摆拍往往能迅速吸引公众注意,短期内带来高点击率和流量,进而转化为广告收入、商业合作等利益,不少网络博主把摆拍、造谣视作引流变现的捷径。



参与虚假摆拍、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的,不仅有个人,更有分工明确的运作团队,其中甚至不乏网红经纪运作机构MCN的身影。他们打造人设、编造剧本、拍摄制作、发布引流,分工明确。



各类“抓马”剧本,甚至可以在网上购买或按需定制。而现在,利用AI生成图片和视频的网络谣言也不在少数。


不可否认,网络谣言和虚假摆拍的治理关乎网络安全。今天,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次修改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坚持体系化衔接,加强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的有机衔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网络安全法中,一项重要的修订内容就是要强化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对各类违法行为实施更加有针对性和精准性的治理。强化网络安全相关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对谣言制造者的惩治,希望能对弄虚作假的摆拍行为形成有效的威慑。也期待未来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跳出单个平台,加强全平台的综合性、全方位监管。

编辑: 阮丽
责编: 严相莉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摆拍行政处罚公安部网络安全法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0
50万交保!陈柏霖、修杰楷走出警局态度不同
时讯2天前
00:49
李在明誓言:韩国要“跻身全球四强”
环球交叉点3天前
00:07
胡塞武装突袭联合国雇员住宅区 扣押数名工作人员
时讯2025/10/19
01:34
这档综艺已完结 却仍在不断给实体商场“引流”
东方新闻眼2025/10/18
00:57
老人过世留下百万遗产没有法定继承人
案件聚焦2025/10/18
00:08
《隐秘的角落》现实版?服装巨头创始人爬山坠崖
时讯2025/10/18
02:31
市场价165万凶宅26.6万开拍万人围观 已有人报名
时讯2025/10/17
00:15
洪秀柱力挺郑丽文:女人不止撑起半边天!
时讯2025/10/17
00:08
湖南一女主播收“炸弹包裹”被烧伤 警方通报
时讯2025/10/16
01:06
被抓八年后回到同一小区 男子潜入别墅偷走金条
案件聚焦2025/10/16
00:37
外国博主背包遗落上海街头 原路返回直呼“太疯狂”
时讯2025/10/07
00:42
3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我国军事机密
时讯2025/09/15
00:13
杜克带“一哥”登上长城圆梦
时讯2025/09/10
01:42
“外嫁”真相竟是摆拍骗局 网安法修正剑指乱象
东方快评2025/09/08
00:07
中国籍女子嫁到贫民窟求助回国?假!系情侣造谣
时讯2025/09/07
摆拍造谣“中国籍女子嫁到外国贫民窟求助回国”,两人被行政处罚
时讯2025/09/07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 提醒近期拟赴菲留学人员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
时讯2025/08/30
00:45
夜线快评:出狱变“网红”?底线不容试探
夜线约见2025/08/26
00:10
29名在柬涉电诈日本人被押解回国
时讯2025/08/21
00:46
薅羊毛变吃牢饭 两人ps假账单换停车费被抓
看呀STV2025/08/1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