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虹梅南路隧道内一辆轿车起火,造成交通拥堵,现场一度浓烟弥漫。隧道运营方迅速响应,在公安、消防等部门赶往现场的同时,引导滞留在内的市民通过逃生通道撤离现场。那么,在突发情况下,隧道里的这条“生命通道”该如何使用?今天(8月12日)凌晨,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来到道路半封闭后开展养护的虹梅南路隧道,亲身体验了逃生通道的使用流程。
沿着楼梯,记者来到了位于车道层下方的逃生层,在这里,一路都设置了清晰的疏散标识,墙上也标注了距离出口还有多少米。
运营方介绍:连接闵行与奉贤的虹梅南路隧道,全长5.26公里,在双向车道内,平均每隔100米就设有这样一处逃生口,用于火灾、严重突发事件等情况下的人员快速撤离。
像上周的车辆起火事件中,他们第一时间启动了火灾应急预案,部分市民就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开启逃生盖板成功撤离,并顺利到达了就近的奉贤地面。
目前,上海共有18条投入运行的越江隧道,负责运维工作的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方面介绍:由于建设年代、结构等不尽相同,每条隧道的逃生通道设置和疏散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每条隧道的特点,他们都配置了详实的逃生标识,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此外,为保障逃生通道随时可以正常使用,运维单位每天都要对通道内的照明系统、逃生门及锁具、应急指示灯、消防设施等关键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以虹梅南路隧道为例,就有一支五十多人的队伍,常年24小时在背后默默守护。
编辑: | 张博忺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