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看呀STV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诠释生态守护力量 “自然有TA”主题活动收官

2025-06-09 18:35:59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沈倩

6月8日下午,以“翼镜申生•文影共栖”为主题,聚焦爱鸟护鸟,由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少年日报》《当代学生•探秘》主办的第三届 “自然有TA”主题征文摄影活动颁奖典礼举行,近200名获奖学生、教师代表参与活动。


颁奖典礼上,上海市三位青少年因其在生态保护领域的突出实践,被授予 “少年生态守护者” 称号。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亲近自然、守护生命,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与行动力。


来自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三年级的许然,用一场持续数月的 “窗边观察” 书写人与动物的温暖故事。冬日里,一只珠颈斑鸠在她家窗台筑巢孵卵,她每日透过窗帘缝隙观察斑鸠衔枝、育雏的细节:从斑鸠妈妈在寒风中搭建巢穴,到两枚小生命破壳而出,再到幼鸟蹒跚学飞。当小斑鸠羽翼丰满时,许然在妈妈的引导下选择让它们回归自然。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 “真正的爱是给予自由”,她将观察写成《窗外来客》,用细腻的文字记录生命奇迹,呼吁尊重每一个自然生灵。


宝山区鹿鸣学校五年级的周墨,是活跃在自然观察一线的 “小科学家”。三年级加入学校自然社团后,他在 “土豆老师” 带领下开展防鸟撞调查、绘制观鸟笔记,更深入昆虫世界,完成 “顾村公园外环林带鞘翅目昆虫种类调查” 课题。为了观察昆虫,他在 40℃高温中穿长袖长裤蹲守林带,克服经验不足调整调查方法,最终发现隐翅虫等珍稀物种。他开设微信公众号 “西瓜虫的自然笔记”,用 700 多篇观察记录吸引超万名读者,还以 “月捐人” 身份每月捐赠零花钱支持环保组织。周墨的偶像是上海师大汤亮教授,他希望未来成为生态研究者,用科学力量守护自然。


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十年级的李亦桉,用行动搭建校园与社会的生态保护桥梁。四年级时,她受珍妮・古道尔启发创办 ACG 动物关爱社团,带领 50 余名同学为校园雏鸟制作 20 个人工鸟窝,为流浪猫设计防水猫窝,并将义卖所得捐赠海洋保护机构。面对无锡观鸟时的诱拍行为、中山公园的斗鸟现象,她以温和姿态科普劝阻。去年暑假,她在云南基诺山徒步时,见证动植物的生存智慧,更坚定守护信念。她通过 vlog 倡导 “举手之劳的文明”,建议青少年从关注身边麻雀、捡拾塑料垃圾开始,逐步参与专业保护。


现场,李亦桉同学还将十架观鸟望远镜捐赠给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后续协会将会用于面向公众开展公益观鸟科普活动,以及鸟类监测保护研究工作。


三位少年的故事,折射出上海青少年对生态保护的多元探索。正如活动主办方所言,“自然有 TA” 不仅是一场征文摄影活动,更是希望通过少年们的行动,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理念在更多人心中扎根。这些年轻的生态守护者,正用各自的光芒,照亮通向绿色未来的道路。


在近二十天的征集过程中,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上海250余所中小学校同学们投稿的4267篇征文作品、1013幅摄影作品。组委会评审专家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观察记录城市中野生鸟类之美”的立意为标准,共评选出“少年生态守护者” 3位、征文类特等奖10篇,一等奖25篇、二等奖45篇、三等奖120篇;摄影类特等奖10幅以及“定格生态之美奖”70幅。


仪式上,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分享了市林业总站后续的活动亮点,并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保护城市野生动物、保护鸟类、保护城市环境的队伍中来。


现场,上海市林业总站站长杨储丰在致辞中强调上海以生态教育赋能青少年成长,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图景。他指出,上海依托 “一江一河一带” 生态空间布局,构建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截至 2024 年底,全市记录受保护陆生野生野生动物 585 种,建成 22 个野生动物栖息地、11 处自然保护地及 13 块市级重要湿地,17 片千亩开放休闲林地与 176 个小微开放休闲林地形成 “可穿行的绿洲”。通过《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立法保障,上海持续厚植生态家底,让越来越多物种 “选择” 来沪安家。

编辑: 沈倩
责编: 李吟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自然保护生态青少年观察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泰国代总理:外交降级!召回驻柬大使并驱逐柬大使
时讯2025/07/23
00:09
特朗普:日本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换关税降到15%
时讯2025/07/23
01:11
虚假警情通报引发百万次恐慌转发 黑手如何斩断?
东方快评2025/07/22
01:25
求证:90后活不过70后?揭开数据骗局的把戏
求证2025/07/21
01:39
杨浦大学生公益“社群官”支持计划启动
时讯2025/07/21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00:18
感染基孔肯雅热及时就医 切记告诉医生这两件事
时讯2025/07/20
00:39
佛山累计报告1199例基孔肯雅热 多区发告全体市民书
时讯2025/07/19
00:46
烧钱模式不可持续!国家出手叫停外卖“三国杀”
时讯2025/07/18
00:56
两年后才通报!平顶山“天价雕塑”事件多人获刑
时讯2025/07/17
00:10
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事件最新通报
时讯2025/07/16
01:40
下一站 | 爱在花鸟岛 写一封岛上情书
下一站2025/07/12
00:41
邓亚萍说一个乒乓球冠军需要15年
时讯2025/06/19
30:12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第三集《天山回响》开播
时讯2025/06/08
01:00
和李子柒体验野外科考《跟着科学家去旅行》
时讯2025/05/28
01:57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
时讯2025/05/28
00:13
上海人注意啦!小心路边偶遇你的“夜行邻居”
时讯2025/05/20
00:15
内娱“打鸟队”+1!陈龙记录上海生物多样性
时讯2025/05/20
02:15
3公里零障碍!上海“残健共融”跑出温暖
看呀STV2025/05/12
00:51
17个主题10门学科 小学“跨学科”还能这样玩儿
看呀STV2025/05/10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