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患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时,因另一患者误入检查室,导致该患者的CT影像出现“张冠李戴”式的误录入。患者因此被误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在服用了三个月的药物后,经复查才发现误诊真相。目前,院方已对此事展开调查。
今年2月,翟女士因肩部摔伤,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就诊,手术前需进行胸部CT检查。然而令人意外的是,CT检查显示,翟女士肺部出现“双肺间质性纤维化待排”。翟女士的儿子表示,检查结果表示,母亲的肺部出现了肺间质纤维化并有肺大泡、慢阻肺等疾病。在肩部手术顺利结束后,翟女士转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其他科室对“双肺间质性纤维化”进行专业诊断治疗。经住院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因,最终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位生存期约2至4年。本来只是普通的外伤手术体检,却意外获悉身患绝症。翟女士在忐忑不安中,按医嘱服用了约3个月抗纤维化的药物尼达尼布进行治疗,在六月份,前往医院复查并再次做了胸部CT,竟发现此前诊断的慢性“绝症”,竟是一场因误录入资料引发的误诊“乌龙”事件。
记者随后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求证。院方表示,目前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事件发生后,院方为翟女士完成了身体评估检查并向患者致以最深切的歉意,希望通过充分沟通与协商,达成双方均认可的解决方案。
编辑: | 斯雯 |
责编: | 姚乐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