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透视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非机动车深夜上桥入隧 夜间过江难题有解吗?

2024-08-23 15:20:5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骥  张羽飞(见习)  冯丹(见习)

昨天,《新闻透视》关注了,深夜中心城区越江轮渡停运后,非机动车过江难题,新闻播出后引发了广泛关注,比如有市民提出2015年前渡江轮渡是有通宵开行的,那么何种原因关闭?公交、隧道、轮渡各方的考量又是什么?又是否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



晚上7点多,闵行浦江这里的轮渡杜吴线就已经停航,要11个小时后才会开启新一天的运营。不远处的闵浦大桥,就成了非机动车违法上桥过江的重灾区。


事实上,从2016年起,这里的非机动车闯禁情况就多次被报道。2020年,交警在闵浦大桥上安装了电子警察,2个多月的时间累计抓拍处罚达1500多起,还发生过致非机动车驾驶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民警也为此提醒:“电瓶车和货车一起行驶,危险性是很大的。”



除了不安全,目前,违法闯入越江桥隧等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区域的非机动车,还会被处以50元的罚款。但8年多过去,冒险闯禁的依然屡见不鲜。当地人大代表也多次呼吁:轮渡每天早早停航,但浦江镇南部村居有十多万居民,非机动车是很多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他们的回家问题也应该被重视。


市人大代表马伟琴提出:“老百姓在吴泾地区上班的很多、学习的很多,主要出行还是靠两轮,希望通过市里面交通改善,能够考虑到两轮的出行问题。”


非机动车夜间“上桥入隧”,光靠处罚很难遏制,因为背后是客观存在的夜间非机动车过江的正常需求。有人问,轮渡是否可以24小时营业?记者联系上了轮渡公司,对方表示,此前,上海确实有多条轮渡是通宵运营的,但到2014、15年时,通宵班次出现了空跑,在对周边交通和航线流量进行充分调研后,他们最终决定取消了通宵航线。“当时因为越江的方式比较少,大桥隧道等等都没有通。整个市民过江的形式只有通过轮渡。而且当时许多车辆过江也是通过轮渡公司的车辆渡,现在随着整个上海的发展来看,已经基本上不需要轮渡来兜这个底。整个夜间等于我们轮渡在自娱自乐,开来开去船上没有一个人,有时候坐一个人,有时候坐两个人。”上海轮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孙翔说道。



不过,这位负责人还提供了一组数据,昨天我们报道的那条南陆线,一班轮渡可以搭载55辆非机动车,在晚上9点至11点20分收渡时,约有700辆次非机动车过江,满载的话约需13趟轮渡,而现有班次共22次,也就是平均载客率在6成以上。既然如此,轮渡为什么一定要在11点多就收渡呢?对方解释,他们还有安全上的考虑。这些年黄浦江上通航船只的数量明显增多,受潮汐影响,夜间的船只流量也更大。“黄浦江上的船舶密度流是非常大的,因为渡轮是横渡黄浦江的,相当于每一条渡轮都在横穿马路。我们不能在安全风险大的前提下,影响整个乘客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去兜这个底。”


也有人建议,是不是能专门为非机动车辟出一条能安全行驶的过江通道呢?有人大代表和专家建议,在不新增市区既有设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灵活管理的方式,来让市区的非机动车夜间跨江有路可走。



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提出:“在桥上原来已经有的维修通道也好,步行通道也好,能够适当改造以后让非机动车骑行,我认为是有这个可能性的。比如说复兴路隧道就是双层六条隧道,那么有没有可能把其中一层的一根车道或者两根车道拿来给非机动车用。”上海市人大代表施政也提出:“比如说复兴东路隧道,它分上下两层,在晚上十二点或者十一点半,轮渡停航以后,它的车流不是那么大了,它是否能用上一层无缝衔接到非机动车的过江通行。”


专家表示,时代在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在制定交通管理方案时,必须要做足不同类型出行人群的实时数据分析,毕竟处罚不是目的,要让各个交通参与者能各行其道,首先还是要让不同的交通参与者,能至少有一条合规合法、安全通行的路径。“我们有很详细的机动车的流量分析,但是非机动车在全市范围内的活动特征、流量分布、骑行的规则、骑行的行为,包括它的安全风险,我认为还是需要加强的。”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如是说。



上海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在兼顾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适度调整规则“以人为本”,为在这座城市打拼的都市夜归人,留下一条方便安全的跨江回家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有所考量,《新闻透视》也将继续关注。

编辑: 尤颖慧
视频编辑: 蒋文越 沈佳俊 李刚 吴佳亮
摄像: 王卫
责编: 李吟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夜间过江复兴东路隧道电动自行车轮渡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17
106千米 “上海造”人形机器人走出世界纪录
看呀STV2天前
00:07
批高市早苗的人反遭批?野田佳彦:很危险!有错该纠!
时讯2天前
00:08
野猪早高峰“打卡”南京博物院 被护栏封印
时讯3天前
00:16
国内最大巴洛克建筑群 换“冬装”“蓄势”迎客
东方番茄酱2025/11/19
01:39
迪士尼迎“秋假”大客流 网约车“定点听单”缓拥堵
时讯2025/11/18
00:13
雅思变雅雅!郑思维错穿搭档球衣 紧到脱不下来
时讯2025/11/17
00:07
超60万人!菲律宾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要求反腐问责
时讯2025/11/17
03:45
记者观察:“退休市集”不退休 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时讯2025/11/17
00:08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时讯2025/11/17
00:42
日本多位前首相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交叉点2025/11/17
00:10
美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特朗普释放对话信号
时讯2025/11/17
04:51
气温下降各类电加热衣走红 价格差异大
时讯2025/11/17
00:08
要钱买iPhone17遭拒 泰国女子枪杀警察男友
时讯2025/11/16
00:07
泰国国王携王后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时讯2025/11/15
00:07
接受日媒采访 郑丽文明确表态:“一个中国”
时讯2025/11/15
00:15
手臂缠满肌贴 刘诗雯6战全运会摘金:不敢想!
时讯2025/11/15
13:19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预防与干预指南
申康科普2025/11/15
00:10
中方会见泰国国王和王后 泰国国王:中泰是至亲
时讯2025/11/14
00:07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时讯2025/11/14
01:25
开车叼牙线棒被处罚 交管部门:原认定不当 已依法撤销
时讯2025/11/1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