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2.45亿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到多少最为科学呢?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联合多家权威医学机构,发布了《2025年高血压管理指南》。新指南中,高血压诊断以130/80毫米汞柱为阈值,比我国140/90毫米汞柱的传统标准低了10毫米汞柱。那么,130-139/80-89毫米汞柱这个区间的人群到底算不算病人?要不要干预吃药?记者就此专访了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
“高血压标准变了吗?”近期,沪上高血压门诊中,患者的疑惑越来越多。特别是收缩压在130-140毫米汞柱徘徊的高血压“临界”患者。
患者: 我如果没吃药的话上面应该是140(毫米汞柱),网上看到过美国的(指南)把它调下来,所以说我也来看看医生是不是我的药也需要调整什么的。
对此,权威专家明确表示,我国临床践行的是2024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继续执行“140/90”毫米汞柱标准。目前没有针对中国人群的大规模临床证据显示,血压在130-139/80-89 毫米汞柱的区间人群,使用药物后,其获益能明确大于风险。相反,有临床案例显示出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目前,在我国,血压在130-139/80-89毫米汞柱区间的人群,如果已出现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等严重疾病,定义为“高风险人群”,需要医生评估并进行药物治疗。如果没有这些疾病,则属于“低风险人群”,不用吃药,但要“管住嘴、迈开腿”。
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副主任医师 胡亚蓉: 对于优化生活方式来说也是一个降压的很好良器。控制体重不能超重戒烟限酒然后要适当地运动。
专家还指出,美国虽然把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毫米汞柱,但也只会对区间人群中的高风险患者进行降压药物治疗,中低风险的患者仍然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这与我国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本质是相同的。
编辑: | 虞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