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子午观潮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强推芯片法案打压中国 美国搬起石头会砸谁的脚?

2022-07-20 21:53:53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瑶

当地时间7月19日,美国参议院以64票赞成、34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对“芯片法案”(CHIPS Act)的程序性投票。


投票前夕,路透社援引参院知情人士称,法案内容包括向美国半导体企业提供约540亿美元的补贴,以及一项新的、为期四年的25%税收抵免,以鼓励企业在美国建厂。税收抵免估值约为240亿美元。


酝酿2年 520亿“芯片法案”驶入立法快车道?


这项“芯片法案”,由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领衔起草。《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该法案将为美国半导体行业设置“护栏”。法案规定,若有企业在其他“不友好”国家建设或扩建半导体制造工厂,则无法获得美国政府的产业补贴。因此,该法案被指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成为“强化中美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加速器”。



投票前一天,白宫新闻发言人让-皮埃尔毫不掩饰地说明了该法案的真实用意,“该法案中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旨在吸引半导体制造企业更多地在美国本土而非中国进行投资。”舒默称其为一项国家迫切需要的立法,“我们需要迅速行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指出,美国国会推动的所谓“芯片法案”,违背了基本的市场规律,动用政府力量强行改变半导体领域的国际分工格局,强迫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


在苏晓晖看来,美国为了在高科技领域“卡中国脖子”而打出一套组合拳,芯片法案只是其一,另一套手法则是近年来常见的出口管制。比如日前又传出,美国考虑为中芯国际拟定针对性的设备管制措施,就是为箝制中国半导体制造业往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领域发展。


早在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之际,美国国会就呼吁推出相关法律,刺激半导体制造业在美国的发展。苏晓晖认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的“芯片荒”,以及大国竞争的紧迫感,使得美国政府愈发产生对半导体产业控制的焦虑。



据美媒报道称,持续两年的芯片短缺导致美国多家汽车厂停产,也推动部分电子产品的价格飙升,美国本土芯片制造能力已从1990年占全球总量的37%下降到12%,而中国芯片产业在过去5年增长迅速,销售额全球占比为10%。尤其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国安专家频频表示,对半导体产业集中在亚洲感到担忧,鼓吹所谓“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2020年6月,美国众议院首次提出“芯片法案”,罕有地得到了两党议员的支持,2021年1月作为国防法案的一部分被签署为法律,然而因为“补助金”迟迟无法到位沦为纸上谈兵。过了一年,参议院版本的“芯片法案”问世,作为“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的一部分。今年早些时候,众议院的民主党又公布了他们提出的“美国竞争法案”,就包括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


随着两党议员们争论不休,法案的覆盖范围也逐渐缩小,重点聚焦于对半导体制造业的补贴。苏晓晖指出,目前看来,两党议员或抛弃两个版本“美国竞争法案”中的大部分内容,着重推进“芯片法案”的立法工作。两党之间加速弥合分歧,因此未来法案获得参众两院通过,交由总统签署成法,具有相当高的的可能性。


“芯片法案”能否治愈美国“芯病”?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芯片法案”大方撒钱,国内芯片巨头却并不买账。美国政治新闻网站7月18日报道称,英特尔与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正在游说美国政府官员和议员,希望减少对华设置所谓“护栏”,以允许美国半导体公司在中国发展。AMD、高通、英伟达等芯片设计公司则认为,新版的“芯片法案”只利好少数芯片制造厂商,这将加速美国芯片行业的分裂,他们正考虑是否要反对这一揽子芯片补贴政策。


唱反调的还有经济保守派专家和议员,他们认为,政府不应该过度干预市场,对半导体进行补贴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美国试图借助产业政策吸引更多芯片厂商赴美设厂投资,将更为先进的半导体产能转移到美国,但结果可能事与愿违。”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王国兴指出,即使美国也无法控制芯片产业链的所有节点,强制进行产业转移或脱钩,将导致全球分工的混乱,从而加剧芯片供应紧张,诱发芯片商品涨价。



市场人士预计,芯片法案所提供的500多亿美元补贴加上200多亿美元税收抵免资金,仅能基本满足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等“三巨头”的工厂建设,无法支持从上游至下游的整体产业链。其中一些关键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芯片法案”支持,进而不会转移其布局。同时,法案也明显低估了半导体产业链转移所需的人才、劳动力、物流、能源等必要支撑因素,目前美国以服务业见长,相关领域存在显著不足,极有可能陷入供需失调。


此外,法案设计违背了半导体产业全球化潮流。由于芯片制造工艺更加复杂,半导体企业普遍采用跨国合作的方式发挥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据业界统计,一些先进芯片的生产包括1000多个工序,需要超过70次跨境合作来完成。这使得全球半导体产业既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也存在更加复杂的利益绑定,因此半导体生产企业往往通过国际布局和产业链绑定降低其经营风险。若法案一启动,或将开启一国利用产业政策扰乱国际市场和全球供应的危险先例。


韩国会否入局“芯片四方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不仅欲振兴本土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还企图联合其盟友,控制全球芯片供应链。今年3月,美国向3个主要芯片制造商所在的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提议组成“芯片四方联盟”(Chip4)。眼下,是否“入群”的问题摆在了韩国面前。


“芯片法案”进入投票之际,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到访韩国首尔。美国财长时隔6年访问韩国,心心念念都是供应链。无论参观韩国科技巨头公司,还是与韩国总统会面,耶伦都呼吁韩国等“值得信赖的盟友”加强与美国经贸合作,鼓吹在半导体、稀土以及太阳能多个领域“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为此,耶伦老调重弹抹黑称中方“利用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在包括半导体生产等行业取得“主导地位”。她声称:“我们不能再允许中国等国家利用其在关键原材料、技术或产品方面的市场地位,来扰乱我们的经济或行使不必要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针对美国要求韩国在8月底前答复是否加入“芯片四方联盟”,韩国科学技术情报通信部部长李宗昊20日表示,韩国应谨慎作出决定,因为潜在影响不仅会影响韩国半导体行业,还会影响韩国整体经济。韩国将在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后,再决定是否加入该联盟。


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王国兴表示,如果韩国半导体产业与中国“硬脱钩”,将导致韩国半导体产业“巨震”。无论生产端或消费端,目前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都已与中国深度融合。一旦按美国要求“入盟”,那么三星在西安投资的闪存工厂,无疑将被停滞。


“卡对方脖子,很容易就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苏晓晖指出,美国倡导对华产业链脱钩,但这种不顾市场规律,人为破坏全球产业分工的做法,到头来只能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要求韩国跟中国这个全球产业配套最齐全、芯片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进行割裂,就是将自己的盟友置于危险境地。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9日记者会上回应称,美方这种行径纯属逆流而动,不得人心,不但无法提振美国芯片产业,还会对全球芯片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李瑶)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中美芯片半导体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46
香港《稳定币条例》今日生效 开创全球监管先河
双城记2天前
01:15
暴雨致丹巴路积水 目前已处置完毕
看呀STV3天前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2025/07/30
00:55
中环内圈金沙江路口因积水封闭管控
看呀STV2025/07/30
00:36
少林寺新住持印乐 曾表示“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
时讯2025/07/30
00:11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时讯2025/07/30
00:25
少林寺管理处回应:新住持印乐法师已到少林寺
时讯2025/07/29
00:09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此前担任洛阳白马寺方丈
时讯2025/07/29
01:11
14岁少女被陷MCN里 直播经济下未成年人保护困局
东方快评2025/07/29
01:00
北京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因灾死亡30人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7/29
00:28
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360余起 查补税款30多亿元
时讯2025/07/28
00:2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败坏佛教界声誉 注销戒牒
时讯2025/07/28
00:24
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查!涉嫌刑事犯罪
时讯2025/07/27
00:46
多名未成年人围殴一男孩 叫嚣“我没16岁欢迎报警”
时讯2025/07/27
00:58
夜线快评:面馆卖茅台,何至集体上头?
夜线约见2025/07/25
00:14
大学生泰国打工失联 朋友曾劝别成《孤注一掷》
叩击2025/07/25
06:40
专家解读: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
时讯2025/07/25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2025/07/24
00:09
佩通坦哽咽含泪谴责柬方: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看现场2025/07/24
00:18
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 上海周末雨势明显
看呀STV2025/07/2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