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后,推翻自己竞选言论的例子并不少见,"北约过时论"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1月,特朗普在接受英国德国两家媒体采访时说:"北约有问题,它过时了,因为它是许多年前设计的。"
而在4月,特朗普在会见到访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时,又改口说北约"不再过时",还肯定了北约在"反恐"斗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5月25日的北约峰会,特朗普再次展示了他鲜明的个性和价值观。
27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乖乖地排队站在布鲁塞尔北约新总部大院内,就像一群小学生。他们全神贯注地倾听一个人讲话,讲话者就是特朗普。
特朗普用右手指向他们:"你们28个成员国中,有23个没有交足防务费用!"
在北约总部参观时,北约各国领导人一起走向会议厅合影,特朗普突然上前,一手拨开挡在前面的黑山共和国总理马尔科维奇。英国广播公司调侃:"特朗普用行动证明,谁才是北约的老大。”
令欧洲领导人更为失望的是,特朗普没有在北约峰会中重申对《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的承诺,这打破了1949年北约成立以来,美国总统在这一问题上表态的惯例。
公约第五条规定:成员国中的一国(或者多国)在受到武装袭击时,将会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武装袭击,所有成员国将立即援助被袭击国家。
北约领导人没想到会面临这样的局面,本来是想得到美国表扬的,最后却被批评一通。北约跟美国之间,为什么双方之间的期待会有那么大的落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环球交叉点》节目中表示:
特朗普现在对北约的做法,有两个需求:一个是要钱,一个是立威。实际上欧美之间的关系,始终在安全问题上有歧义,尤其是乌克兰危机以后,欧洲人再次意识到,美欧的安全利益,尤其是涉及到俄罗斯,涉及到欧洲边界的时候,美欧的安全利益并不在一起。北约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发现后面来了一刀,而捅这一刀的,恰恰是自己的老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中心副研究员邵育群在《环球交叉点》节目中表示:
欧洲人其实心里是很看不上这个总统的,所以开会之前他们是抱着等着看戏的心态,因为他们觉得特朗普肯定会在外交上做出不寻常的举动。果然,特朗普也正是把这个方面充分地暴露在所有媒体面前,但其实他并不在意这些问题。欧洲人的心态是,一方面不能得罪你,但另外一方面又看不起你。
特朗普每次批评北约时都有一个前提,也就是其他成员国没有承担相应的"费用"。特朗普向北约"讨债",讨的到底是什么债?
原来,这个"费用",指的是防务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这一标准,是北约在2006年设定的。2014年,北约各成员国再度承诺在10年内达标。
然而,在黑山入伙之前的28个北约成员国中,只有美国、英国、希腊、波兰和爱沙尼亚这五个国家达标。奇怪的是,债务那么差的希腊,居然都达到了这个要求,而被特朗普点名批评的德国,防务支出只占其GDP的1.19%。
这条2%的线,到底是怎么划出来的?为什么到现在只有这五个国家达标?
军事评论员王强在《环球交叉点》节目中表示:
为什么只有这五个国家能够达到2%,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美国本身在全球GDP里面占比就非常高,这个比例放到整个北约框架体系里面,军费就太庞大了,占到七成。这样的比例,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希腊为什么满足2%,跟它自身的安全需求有关。只有它交足"会费",它在北约里才有发言权,才能和"宿敌"土耳其进行对抗。而像排名最靠后的卢森堡,0.4%GDP占比,因为它远离各种是非,包括移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以及所谓的俄罗斯问题,跟它都没关系。作为这么一个国家,在它GDP里面能掏出0.4%来,已经非常之了不起了,要拿2%这么多钱干什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耀在《环球交叉点》节目中表示:
冷战以后北约对于自己的使命和安全认知一直在犹豫,最接近共同认识的就是科索沃战争时期,也就是北约第一次东扩,当时北约乐观地认为,找到了自己的新使命。但是很快伊拉克战争就把这个憧憬打碎了。从那以后,北约国家彼此之间就安全问题,就没有真正一致过。这次北约峰会说共同打击"伊斯兰国",但是又说不参与战斗。你不参与战斗反什么恐?喊口号谁不会?所以北约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冷战以后找不到使命和共同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邹琪 编辑:范饱饱)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