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最大的成果,大家也看到了,就是“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简单来讲,就是不出意外的话,关税暂缓期再延90天。那为什么再延 90 天?
这个预料之中的结果,其实说明了一件事儿:特朗普,“纸老虎”!他所谓的“极限施压”, 就是一场色厉内荏的表演。为什么这么判断?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特朗普,“纸老虎”!
这个判断,首先就是横向对比出来的。
在和中方会谈之前,美国最近和日本、欧盟还有其他国家,达成了一系列的贸易协议。而观察这些协议,会发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边倒”,全是美国获益。
比如说日本,要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开放汽车,大米等市场,还要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而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这让特朗普非常满意。
菲律宾的马科斯,是专门去了一趟白宫“讨好”特朗普,但谈了个“对美零关税,美对菲征收19%关税”的成果。不得不说,马科斯的谈判水平很高,把关税越谈越高,从17%谈到了19%。
欧盟签的也是“不平等条约”, 输美商品15%的关税,另外附加7500亿能源订单和6000亿的对美投资。
这样的协议,算是协议吗?倒不如说是,给美国“进贡清单”。换句话说,如果美国占不到大便宜,那这些协议就不会签署。
对中国,美国当然也想“如法炮制”,但从会谈前后的种种细节来看:美国,没成功。
我看了一下会后,外媒第一时间的一些舆论风向。
CNN:特朗普的贸易战胜利受到围攻,与中国的交易很难捉摸。
福克斯新闻:中国很难对付,而且他们有杠杆。
《巴伦周刊》:特朗普的贸易胜利可能是空洞的,市场要小心与中国的谈判。
的确,美国想达成一个不公平条约,让中国像日欧那样“进贡”,完全是痴心妄想。
其实,对比中美和美欧、美日的谈判结果,我们不难发现,特朗普的交易本性就是谁弱就割谁。如果从强大的对手身上拿不到什么好处,那就从盟友下手,靠压榨盟友来寻求补偿。而这样的霸权手段,说到底就是纸老虎:碰到实力强的就无措,拿捏“软柿子”就下狠手。
施压中国,为什么不奏效?
会谈之前,美方表现出一种又施压又缓和的矛盾态度。
美方两位部长先后接受采访并放风说,希望利用会谈,迫使中国减少甚至停止从俄伊采购能源,并要求中国要让出TikTok的控制权。
从谈判策略来讲,会前密集释放信号,本质上是想通过“议题捆绑”和“极限施压”的方式增加谈判筹码。
但另一方面,特朗普最近的调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再絮絮叨叨“对华贸易逆差”了,反而表示将要访华,和中国关系很好。
此外,美方近期还采取了一系列较为缓和的举措,取消了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EDA)的出口限制,并允许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出口H20芯片。
对于美国的矛盾态度,我总结了一下: 就是没死心,内心还是很想打压中国,但经过这半年的“挣扎”,实在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原因呢,也不复杂。
第一, 中国手里,确实有牌可打!美国稀土供应链存在致命短板: 80%左右的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只要中国这边“紧一紧”,就能让美国的军工、新能源、芯片等等行业尝尝断供的滋味。从这三轮的经贸会谈来看,稀土问题,始终是美国非常在意的一点。过去,我们一直慎之又慎,从不主动打这些牌。但美国现在应该明白了,中国手里有牌,必要时会出牌。
第二, 施压效果有限,中国经济的韧性足。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公布,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在外部环境极不稳定的的情况下,出口依然增长了7.2%,表现超出预期。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抗压性强,出口多元化的策略效果明显。
反观美国,特朗普近期频频向鲍威尔施压降息,他心里很清楚,美国经济扛不住与中国关税战的进一步升级。在此背景下,美方的策略从“极限施压”转向了“无奈延期”。对特朗普而言,如果不能快速达成协议,那至少不能谈崩,要让事情看起来符合他的“赢学”叙事,彰显其贸易政策的“成功”。
这就像纸老虎遇到真正的硬骨头,看似张牙舞爪,实际虚张声势,美国承受不起和中国谈崩的后果,为避免陷入僵局,再延 90 天 。
最后,我想再谈三点感想。
第一, 实力是根本底气。当你有牌可打的时候,对方的恐吓不过是纸老虎,看似凶猛却不堪一击;可当你没牌的时候,美国就会毫不犹豫地肆意欺压。总而言之一句话,实力,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盾牌。
第二, 谈判基础要明确。在会谈之前,中国就划定了一个谈判的基础,三个词儿:“平等、尊重、互惠”, 如果脱离这个基础,那不可能达成有意义的协议。中方依然愿意和美方坐下来对话协商,但必须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推进。
第三, 部分国家真的需要审时度势。我在上期视频里也说过,那些美国的盟友们,困在一个不断损害自身利益和价值的联盟里,究竟图什么呢?当下局势的变动,正是他们重新审视自身立场的契机。
编辑: | 楼崇星 |
责编: | 章一叶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