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成立。
6年来,临港新片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实现了高速发展,交出了亮眼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7%,区域经济规模迈上了新台阶。
临港的六年,也是制度型开放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六年。自揭牌以来,这里累计形成166个突破性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全国首创案例达79个,覆盖跨境金融、数据流动、航运服务等关键领域。
最近,临港新片区在航运贸易数字化转型中再次取得新突破:一批进口的天然橡胶制品进入保税仓,并在今天完成质押融资;这一过程中,提单、提货单、仓单全部实现电子化流转,标志着上海首例“三单”融合质押融资业务,真正落地。
洋山综保区内,这批200吨的20号胶,天然橡胶制品,由贸易企业 山能智慧 从泰国进口,货物启运到保税入仓,整个过程带给企业的感受焕然一新:“货”等“单”,变成了“单”等“货”。
提单,是国际贸易中的法律文件,当货物从起运港发出后,承运人出具提单并邮寄给收货人,经常是货物到港了,提单还没到;而等提单姗姗来迟,还要拿它去换取提货单,又得1到2天;期间,货物在码头滞留就会产生堆存费等成本。
而这批20号胶流转中,货物从泰国一发出,企业几分钟内就收到电子提单,换单也压缩成三、四分钟;货物一到港,就能第一时间进保税仓,生成电子仓单。提单、提货单、仓单“三单”平台全部打通,实现电子化流转。
山能智慧(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翟红凯告诉记者,电子提单、电子提货单,不仅给企业降低了整个物流费用,还给企业带来了金融方面的便利性和支持,折算下来,每吨货物减少了30%的成本。
“三单”在线上的无障碍流通,不仅提升物流效率,还为贸易进出口企业带来金融价值:由于单据全生命周期留痕、存证,不易伪造,仓单的质押融资,更可轻松实现。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合保税区处副处长程新岩向记者介绍,整个货物流转的信息,相当于通过一个“数据集装箱”的方式,在区块链平台上留存、流转。它避免了篡改单据的可能,能够确保贸易行为的真实性。
洋山特殊综保区的“数字化”转型,还在船舶加注燃油场景中,初见成效。加油的供需匹配、供油申请、供油船调度,包括计量监管等等流程,全部线上走, 自今年4月,国内首单船燃加注全流程电子化完成,到今天,中国船燃累计开展41次此类加注服务,加注保税燃油总量超6.6万吨。
对供油船来讲,能够节约30%的空驶率,对于所有停靠上海港的船舶来讲,一年也能节约超过10万个小时的等待时间。
从单证流转到集卡通关,从保税监管到船舶加油,“数字综保区”已由概念逐步变成现实。临港正在不断打通各个平台之间的壁垒,以数据信息的无障碍流通,赋能行业。
高效可靠的国际航运服务,是离岸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力。有了“新片区跨境通”平台、“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的赋能,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规模已从2020年的11亿美元上涨到2024年的近248亿美元,上涨20多倍。今年上半年,离岸贸易规模超过150亿美元,占到上海全市近一半比重。
新片区之“新”,还在于产业创新。六年来,临港累计签约前沿科技产业重点项目超679个,涉及投资额超7300亿元。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四大前沿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38%。
在揭牌成立六周年之际,临港新片区昨天又迎来6大重磅项目集中签约,瞄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关键方向,能级高、赛道新,总投资额超400亿元,为临港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6年间,从东海边的一片滩涂到上海新的创新高地和产业热土,临港始终以改革的锐气和实干的朝气,肩负起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和上海经济发展“增长极”的重任。
除了开放的制度、硬核的产业,这座新城也在加速集聚和拥抱年轻人,容错的创新生态、“破壁式”的人才政策、甚至是滴水湖上的帆船、夜空中绽放的烟花,都在吸引着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也为临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座年轻的城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生态、更宜居的环境,向着改革开放新高地加速奔跑。
编辑: | 周缇 |
责编: | 张蕴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