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加量提质!上海去年全市加装电梯完工3005台

2025-01-02 20:00:54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马婕

记者从市房屋管理局了解到,去年全年,全市加装电梯完工3005台,较2023年有所提升。在“加量”的同时,加梯工程也同步进行“提质”。以往“错层入户”,由于电梯安装在楼梯间转角处,居民仍然要向上或者向下走八级楼梯,才能进家门,被居民笑称为“八级烦恼”,去年错层入户改平层入户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抓手之一。本周,全市最大的“错改平”项目之一,在虹口区刚刚投用。



这个礼拜,虹口灵新小区的这幢楼,成为了居民们前来看新鲜的地方。这个小区建于1989年,超过50%的居民为60岁以上老人,33号楼的加梯工程刚刚竣工,因为是平层入户,让这个“老龄化”小区的居民们非常关心。



加梯成功的背后,其实是一年多的拉扯。由于楼型原因,最开始,施工方给出的是最常见的错峰入户方案。


上海赣浔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顾晓杰说:“如果正常装电梯的话,它错层是装在这个位置的,居民上下还是有八个楼梯的障碍。”


有了电梯还要走8层楼梯,对此不少居民并不满意。



灵新小区33号楼居民耿老伯说:“我也不同意,上8(层)下8(层),太烦了。”


正是这“八级烦恼”,阻碍了加梯进展。在居民的要求下,街道、施工方、设计院等多方协商,开始尝试平层入户。由于这幢楼的原始结构,叠加通风、采光等多重因素,平层走廊的长度是普通加梯的两倍还多,这在全市所有错改平项目中,是最长的一条走廊。


上海赣浔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顾晓杰介绍:“比较难的一个点,一个是它的长度过长,另外它因为没有外部结构,等于我们用框架一层一层搭上去的。所以在施工的难度上面、包括用材的量上面,都会比原来的要求提高很多。”



最终,方案经几次修改后,通过审批,在本周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这项错改平加梯的成本比普通加梯要多出几万元,由于灵新小区是一梯五户,分摊到每户居民,成本并不算高。


灵新小区33号楼居民杨阿姨说:“错开层呢,人家有些不太愿意,那现在改造了不是错开层,多数都是同意的,老年人多呀。”


上海赣浔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尤东说:“应该对80年代以后的房子起了一个典范,(上海)安监所有这个先例,为以后的审批上也提供了便捷。”



因为有33号楼的成功案例,在“错改平”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小区里陆续又有3栋楼顺利通过“错改平”征询,将于年后正式启动安装。


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副主任郭楠说:“很多居民都来试坐(电梯)了,试坐以后都非常满意,看了这个情况以后,我们第二栋楼通过一个月就签约,基本上达成了意向。”

编辑: 徐慷
关键词: 加装电梯错层入户八级烦恼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3天前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3天前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2025/10/13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2025/10/13
00:08
美军高官:加沙将不会有美国部队
时讯2025/10/12
01:29
5岁男孩眼睛被戳伤 园长抹猪油致残 240万医疗费谁担?
时讯2025/10/11
00:10
中方回怼西方国家抹黑言论!挨个点名多国劣迹
时讯2025/10/11
00:15
李大霄:做好人买好股!三连忠告不要上杠杆
时讯2025/10/11
00:10
强降雨冲击墨西哥全境 老人把冰箱当救生艇
时讯2025/10/11
00:32
稀土管控再升级 中国到底在防范什么?
子午观潮2025/10/11
00:28
费德勒全家来沪,喊你推荐吃大闸蟹的地方!
看呀STV2025/10/11
00:09
“台独”自制潜艇翻车!国防部:完全是自不量力
时讯2025/10/10
04:01
百年守护:重磅书画!文物“游子”时隔多年聚首
中国考古报道2025/10/10
00:09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含以军撤军等四大核心内容
子午观潮2025/10/09
00:10
飞机上看儿童色情影像 日本足协高官在巴黎被捕
时讯2025/10/09
02:14
上海长假共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 同比增19.74%
时讯2025/10/08
00:28
上海一小车直接冲向警车!民警:我肯定要闯红灯…
新闻坊2025/10/08
00:08
一小时内4架 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动无人机袭击
时讯2025/10/08
00:09
27岁女子因身材焦虑8年只吃水果 死前体重仅44斤
时讯2025/10/06
00:16
俄媒驻华记者阿丽娜用这首古诗向中国人民送中秋祝福
时讯2025/10/0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