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设立在上海的秘密电台为传递我党的重要情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秘密电台的旧址就在黄浦区瑞金二路上的一栋历史建筑内。
当年承载着重要情报的电波就是从这栋历史建筑的阁楼里发出的,抗战期间,地下党员秦鸿钧受命在此设立该电台。如今,这里是黄浦区牙病防治所。不过,2021年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在对辖区内红色资源设施保护情况开展专项梳理时却发现,这处红色资源的保护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检察机关调查发现,斑驳的墙上只悬挂了一块碎裂的不可移动文物铭牌,并且磨损也比较严重,难以辨识。通过走访周围群众,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是一处红色遗址,更加不知道这里发生过的英烈的故事。
据了解,秘密电台旧址一直以来均由原址所在单位进行日常管理,因展示空间狭小陈旧、展陈区域和工作区域混同等,导致相关英烈纪念设施不能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为此,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先后通过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形式,督促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履职,加强对秦鸿钧秘密电台旧址的管理与维护。
公益检察工作开展后,相关行政机关随即进行整改。近日,黄浦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再次来到这里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了解到旧址所在管理单位目前已单独开辟出21平方米的空间作为独立展厅,联系到秦鸿钧烈士的后人,搜集、整理、还原了大量史料照片和发报机等重要工作物件,以图文、视频、实物等方式展出。与此同时,管理单位还组建了一支青年宣讲队伍,每周安排三个半天免费对外开放,讲述英烈故事。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向公众讲述隐蔽战线故事的生动课堂。
秦鸿钧,1911年出生,山东沂南人,中共党员,隐蔽战线上的无线电通信英雄。1936年,他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回国后两次被派往上海从事秘密电台工作。抗战期间,他凭借过人智慧,在无图纸、无器材的情况下,从旧货摊搜集零件组装发报机,在法租界建立与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华中局联络的地下电台。为掩护身份,秦鸿钧与妻子韩慧如以商人和教师职业作掩护,白天经营生意,夜间收发情报,为抗战胜利和解放事业传递了大量重要情报。1949年3月,因电台暴露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与诱降,他宁死不屈,于5月7日英勇就义,年仅38岁。秦鸿钧用生命守护了党的通信战线,他的事迹是抗战记忆中的不朽篇章,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与信仰。
编辑: | 俞欣怡 |
视频编辑: | 来子旸(实习) |
责编: | 金嬿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