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长江之恋|“赶漂人”到“护林员”的双重转变

2019-02-07 14:54:2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彭晔  游明灵

时至深冬,雅砻江畔的大山上仍然草木葱茏,透露出一片绿意。大山深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喊声,长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的一群护林员,穿梭在树林间,正在对江边的天然林进行日常巡护。领头的队长名叫严梁,二十年前,老严曾是雅砻江上的一名“赶漂人”。


“赶漂”是种工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长江上游的雅砻江林区开启木材水运。每到汛期来临,成千上万根木头顺江河漂至下游采集。在沿江两岸,将搁浅的木材重新赶回水中,或者收集上岸的工人,就被称为“赶漂人”。


随着1998年全国试点天然林保护工程,“赶漂人”这一老职业已不复存在,当年的“森老虎”转型成为造林工、护林卫士。
1997年,严梁最后一次进山收木材,他看到长江上游的山坡上基本被采伐得光秃秃的。因为采用的片伐,每座山头上只保留几株母树,但青山一经破坏,几十年都难以恢复。

让严梁印象最深的是,赶漂木材的直径逐年变小,从最初的一两米,伐到后期,扔进水里的,只有十几厘米的小木材。旱季,伐断的木头滚下山坡,腾起阵阵尘土。而到了雨季,伐区频频发生塌方、泥石流等灾害,损毁农房屋舍。荒山上再难见到动物踪影,清澈的江水也变成了浑浊的黄汤。


伴随大规模森林砍伐,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的水土流失面积,一度接近20万平方公里,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泥沙输出地。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途经攀枝花雅砻江和金沙江交汇处的三堆子时,望着满目的荒山和一江黄水,他告诫随行的四川省委负责人——“要把‘森老虎’请下山。”。

两年后,一场特大洪水肆虐中国,29个省市受灾。长江上游森林乱砍乱伐,是长江洪水泛滥的重要原因。洪水退去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停止长江、黄河上中游的天然林采伐,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举措。作为天然林保护面积最大的四川省,在全国率先试点天保工程,严梁和他的工友们放下赶漂工具,上山造林。


攀枝花市的“三堆子”,是位于金沙江和雅砻江两江交汇口的一片坡地,当年,严梁和他的同事们在“三堆子”上参加植树造林大会战。每天五、六点天还没亮,就扛着锄头,背着树苗上山。每队工人一天挖三十个树坑,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严梁说,山石坚硬,有时铁钎子反复下去几次,手就开始起血泡,山上没有路,一不小心就要崴脚,但大家都是轻伤不下火线,保质保量完成植树任务。

地处干热河谷的攀枝花市,干雨季分明,金沙江、雅砻江两岸旱期长达8个月,夏季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昔日的赶漂人,硬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栽出了样板林。天保工程试点实施20年后,攀枝花三堆子,裸露的岩土披上了绿衣,三千亩密林种上山头。原先看不见的白鹭、野鸭子都回来了,时常在江边嬉戏。过去一到汛期就泛黄的雅砻江水,现在全年都是清澈透亮的。
2013年,严梁来到米易县黑谷田森林管护队,所负责的两个林班,每天都要在雅砻江边巡护山林。从得石镇到大槽沟再登上大尖山,来回十七八公里的山路,老严和同事们已经数不清走过多少回。

两个馒头一袋泡菜,就是最简单的午饭,山岭间野草茂盛,茅草结出的倒刺,经常钻进棉衣棉袜,刺伤身体。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护林员们认真守护着辖区的每一片山林。

冬季干燥,易发山火。在例行巡护后,护林员们又来到场镇周边的农户家和学校门口,发放禁火宣传材料,直到下午六点过才返回驻地。

三室一厅的租赁房里,安放了六张床铺,平时这里既是黑谷田森林管护队的办公室,同时也是男职工宿舍,护林员食堂。一个月出勤22天以上,护林员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陪伴家人的时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保20年,攀枝花每年新造林面积6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已从1997年的50.08%增至61.79%,森林面积已达45.73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33个西湖大小。当年的赶漂人变成了现在的护林人,在绿色卫士的守护下,雅砻江、金沙江沿岸的山林正变得越来越秀丽,树木越来越粗壮,江水也越来越清澈。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彭晔 游明灵 实习编辑:曹临风)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长江之恋护林人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接见俄乌前线士兵时 普京再公布大杀器“波塞冬”
时讯2025/10/29
03:20
锚点︱“秒”的定义,或将被中国科学家改写?
锚点2025/10/29
02:59
那些刻进 DNA里的动画,你还记得多少?(下)
影像上海2025/10/29
00:08
中印两军举行边境西段第23轮将军级会谈
时讯2025/10/29
00:15
生命有终 光影留痕 今年已有9位TVB老戏骨离世
时讯2025/10/28
01:03
死猪堆成山的罗定之问:监管为何“视而不见”?
东方快评2025/10/28
00:33
“没能带你走完‘这段路’有点小遗憾...”
上海温度2025/10/28
20:59
甲午海战130周年直播特别报道4
2025/10/28
01:04
郑智化道歉了!风波平息但残障设施优化不能停止
时讯2025/10/27
07:15
电商大促 清掉的是“库存”还是“诚信”
新闻放大镜2025/10/27
00:09
印度女医生自杀 手掌写遗书控诉警官多次性侵
时讯2025/10/26
00:54
阿庆爷叔看不懂了,足球比赛比的不是球
番茄鱼2025/10/26
00:24
上中路隧道一SUV发动机起火 消防到场前火已熄灭
看呀STV2025/10/26
00:08
游客长城刻字劝不住?警方:构成违法!已立案!
时讯2025/10/26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10
委内瑞拉防长:我们的军队是哥伦比亚的后盾
子午观潮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0:07
新西兰爆发大罢工 总理怒批:政治操弄!
时讯2025/10/23
00:34
非机动车“随大流” 这样转弯被撞 交警:你全责
看呀STV2025/10/23
00:46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医聊+2025/10/2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