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多支无人装备方队依次通过检阅台,集中展示了我国在无人作战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装备发展成果。其中,海上无人装备与空中无人装备凭借创新性设计与强大作战潜力引发广泛关注,陆上无人装备则进一步夯实了有人与无人协同作战的基础。
根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张耀的分析,此次阅兵中,两款海上无人装备成为焦点。一款是外形近似小型潜艇的无人潜航器,官方明确其装备定位,并非传统鱼雷类武器,而是具备多元用途的新型作战平台。从功能来看,该装备在民用领域可承担海洋勘探、抢险搜救等任务;在军用领域,既能完成海底地形测绘、水下侦察监视等日常任务,战时更可搭载杀伤性载荷实施攻击,同时具备与其他作战力量协同行动的能力,其较大的体型与多元用途引发对水下作战样式革新的讨论。
另一款海上无人装备是搭载相控阵雷达的无人艇。该装备延续了我国无人艇技术的高水准,具备 “信火一体” 作战能力。参考俄乌冲突中简易无人艇对海上力量的牵制效果,这款性能更先进的无人艇,未来在台湾海峡、南海等近海区域部署时,将为区域防御与海上管控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近海作战体系的威慑力。
空中无人装备方队展现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外界对中国无人机产业的既有认知。方队中包含4款新型无人机,其中2款为“忠诚僚机”,另外2款为无人制空战斗机。
从外形来看,无人制空战斗机与第五代有人战机高度相似,若不标注,远距离观测难以区分。其亮相标志着我国在无人制空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或将深刻改变传统空战模式,重塑空战规则。
相较于海上与空中无人装备的“突破性”,陆上无人作战方队虽未带来太多新奇感,却进一步完善了陆战体系。
此次多型无人装备集中亮相,不仅展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更预示着未来作战模式将向“无人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深度转型,为我国构建现代化作战体系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编辑: | 陈怡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