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成了被指责的对象,挑衅者反倒成了“委屈方”,日方居然有人说中方“反应过度”!
高市早苗直接插手中国内政,公然挑衅并拒不撤回,面对这样的骚操作,中国在外交、军事、旅游等多领域发起强硬反制。日方居然有人说中方“反应过度”!今天我要说的是,中方反击合理合据!
首先,这是基于历史的判断。
如果对中日之间复杂的历史纠葛缺乏认知,那可能就只会看到中方回应的“力度”,而看不到这力度背后,是历史伤痕反复地被触碰、是国家主权的底线被挑衅、是和平承诺持续遭到背弃。
自 1895 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到 1945 年台湾光复,日本对台湾长达 50 年的殖民统治,是一代代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伤痛,任何企图分裂台湾、干涉台海事务的行为,都会让中国人民极为警惕。
高市早苗把台湾问题纳入日本可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相当于为日本武力介入台海预设法理借口。我们要求她撤回言论,是最低要求,就是要戳破这种危险话术,从源头遏制擦枪走火的风险。
第二,我们这么做也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看看这位吃寿司的所谓回应,我们很有理由相信,高市的言论会被“台独”势力误读为外部支持信号,助长他们冒险挑衅的野心。中方的一系列严正表态,就是要清晰地告诉 “台独” 势力:想要借外部势力撑腰、分裂国家的幻想,注定破灭。
第三,也是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那就是我们要十分警惕,日本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受害者的叙事逻辑。
说起来,这个配方,大家可是太熟悉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一段铁轨,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后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用 “贼喊捉贼” 的伎俩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借由一名士兵失踪围攻宛平城,由此制造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在日本教科书里,侵略竟被写成被动还击,“日本军队演习时遭遇不明人员枪击,次日与中国军队进入战斗状态。”
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惨遭屠戮,在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里,南京大屠杀却被淡化描述成“南京事件”,甚至坚持声称具体受害者数量尚未确定。
他们只向国民讲述“美军轰炸东京”、“原子弹造成巨大伤亡”,却对自己在亚洲各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讳莫如深。
再到最近。日本舆论场再度出现失焦。
他们剪掉了日方的挑衅,截取中方回应的片段,断章取义地放大“冲突感”,却绝口不提高市早苗的言论是对中国内政的公然干涉;不会提及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更不会承认,中方的回应始终保持克制,所有措施都是主权国家维护核心利益的正当权利,完全符合国际法基本准则。
受害者成了被指责的对象,挑衅者反倒成了“委屈方”,这种舆论导向太典了,在日本右翼的叙事逻辑里,永远是“只说别人做了什么,从来不提自己干了什么。”不管做出多么伤天害理的事儿,最后,都要强行圆回来,扮演那个受害者。
说到底,中方坚持要求高市早苗公开撤回涉台言论,完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正当诉求,每一点都站得住脚,并且已经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反倒是日本这套受害者叙事,完全在为右翼势力的激进路线铺路,让日本民众在虚假叙事中失去对历史与现实的判断力,最终的后果就是将整个国家拖入与邻国对抗、背离和平发展的深渊。
台海从来与日本无关,有高市早苗这样毫无外交常识的首相,也许才是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
| 编辑: | 应鋐 |
| 责编: | 王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