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斗严寒,人类采暖极简史

时讯

2016-01-26 19:42:52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寒潮凶猛!在没有集体供暖的南方,咱们就算躲在家里,也必须依赖各种取暖装备。那么,人类的采暖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呢?


从”靠抖”到”钻木取火”

最早的猿人已经学会了利用火,但他们还不会“生产”火,只能在自然界中取火种,比如等待老天爷一个雷把树劈着……


无火的时候,有什么替代办法?两个字,靠抖!就是靠肌肉的”抖动”让自己热起来,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运动取暖。


到了3万年前,我们祖先进入“燧人氏”时代,“钻木取火”终于出现,人类会自己制造火了,这是人类进化史上重大突破之一,也是人类掌握采暖主动权的开始。

北方不可缺少的火炕

古人发现将火堆移入相对封闭的环境,可保持火焰长时间不灭,于是火盆就问世了。但火盆取暖的范围比较小,不能为了取暖总坐在一个地方吧?



火炕在我国北方、韩日等地都很普遍。它起源于两千年前,较早的形式是”灶”。这种灶埋火于地下,人或坐或睡于其上。西汉苏武在寒地牧羊,取暖主要就靠这种“灶式”火炕。


火炕在满族一直很盛行。宋代时满族的先人建房是四方皆筑炕,西炕供神和祖先,南北炕供人居住,屋门在东侧,进门就是一间灶房。


火炕有很多种结构类型,都是炕灶相连的基本原理,做饭的同时一并解决了采暖问题。


盛极一时的手炉

火炉是火盆进化的产物,而手炉实际上就是便携式的火炉。它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又名“手捧炉”、“袖炉”,与手炉相对的还有脚炉等。



手炉的起源说法不一,其中一说是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

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清末以后开始衰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古代土豪也爱地暖

别以为让地板发热是现代人的奢侈享受,其实古人就开始玩了。早在公元前1300年。土耳其王族的宫殿中就有了地板辐射采暖的雏形。


公元前500年,地中海岛屿沃尤尼的罗马宫廷有了专门的地下供暖系统。这是一种地下网状隧道,大火炉送出的暖空气就通过隧道传递到各处建筑,这大概也是最早的集体供暖。


古罗马浴室中的“火地”和我国明朝末年专为皇室所用的地热,都是成熟的地暖系统。


壁炉和富兰克林炉

在中世纪的住宅中,中央灶台是唯一给房子供暖的设施,随着房间增多,专用于取火采暖的壁炉就从炉灶的功能中分离出来了,到了十六世纪,中央灶台已普遍被壁炉所取代。


1742年,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可移动火炉,而且这种火炉燃烧木柴非常彻底,经济实用,非常受大众欢迎,类似的设计一直沿用了250多年。


从“水暖时代”到油汀出现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同时,人类的采暖历史步入了 “水暖时代”,暖水管和金属散热器诞生了。



锅炉生产出热水,带压力的热水通过管道循环加热金属散热器,然后金属散热器的外壳就加热空气,这是一种全新的供暖方式。


虽然起初这种技术并不十分保险,暖水管经常爆裂,或使建筑起火,但用热水管供暖的方法从此就流行开来。


到了20世纪50年代, “油汀”被发明出来。金属散热器内部用油取代了水,热源方式以电代替了煤,使用更便捷。

小角色也有大使命

汤婆子与热水袋,这俩角色虽看似不起眼,却还真少不了!


汤婆子是旧时江南一带冬天里使用的水暖具,也叫烫婆子、暖壶、汤壶,其主要用于暖床。据文献记载,唐代时就有了类似的器具。


汤婆子的叫法始于宋代。古代,文人们有给一些普通器具取拟人化名字的嗜好,例如管钱叫孔方兄,称尿壶为小奶奶等,汤婆子亦是如此。


热水袋,也叫暖水袋,继承了汤婆子和手炉的实用使命。


软质热水袋是克罗地亚工程师Eduard Penkala(1871-1922)发明的。在此之前,人们是用金属、玻璃、陶瓷甚至是木头等材质制作的容器来装水取暖。


热水袋这个看似毫无技术含量的东东,却也称得上是了不起的发明,直到现在大家还在用。


(图文资料参考自网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暴雪低气温寒潮

推荐视频

00:09
菲律宾屡屡扯旗“联合巡航”?南部战区回应了
时讯3天前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2025/09/13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9
定标准为何难?专家解读罗永浩西贝预制菜风波
时讯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2025/09/12
00:09
穿越台湾海峡 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时讯2025/09/12
00:30
“老首长,我来看您了”!
东方番茄酱2025/09/11
00:08
3523.67!一图看懂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讯2025/09/10
00:24
公安网安部门:处罚迪奥(上海)公司!
看呀STV2025/09/09
00:12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2日归国
东方番茄酱2025/09/09
00:12
“两年被家暴16次”前夫获刑11年 当事人:无法接受
时讯2025/09/09
00:07
张庆伟出席朝鲜驻华使馆国庆77周年招待会
时讯2025/09/08
00:08
泰国前总理他信返回曼谷 将于9日听取法院裁决
时讯2025/09/08
01:02
外交部发布反制石平决定 维护主权红线不容触碰
东方快评2025/09/08
00:08
中方:反制日本参议员石平
时讯2025/09/08
00:09
剑指芝加哥!特朗普:让你知道啥叫战争部!
时讯2025/09/08
00:55
官方通报高校花75万买299元路由器:多人被立案
时讯2025/09/07
01:16
中朝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子午观潮2025/09/0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