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缺席”,全球前20大互联网公司无一出自欧洲,大数据与平台经济被美国主导;当能源政策频出昏招,废除核电、炸掉先进煤电却让新能源接不上力,德国工业缺电保守估计达30%;当创新被监管捆住手脚、技术又陷入对外依赖,欧洲正遭遇一体化进程的“至暗时刻”。
11月3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主持人何婕、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以及塞尔维亚前外长、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武克·耶雷米奇先生,共话欧洲经济低迷、发展失速的症结与出路。
节目中,张维为教授直指欧洲首要问题:错失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欧洲不仅没有顶尖互联网企业,连德国曾力推的“工业4.0”战略也悄然沉寂,如今数字领域处处依赖美国。更致命的是能源危机,“无电何谈经济”,欧洲政客贸然弃核弃煤,绿色能源未及时补位,直接导致德国工业面临30%的电力缺口,经济发展失却根基。
为何欧洲会陷入此境?武克·耶雷米奇先生拆解三大关键:其一,能源格局骤变——福岛核事故后德国率先关停核电,后续又切断俄罗斯廉价能源,生产成本飙升;其二,创新生态崩坏——布鲁塞尔过度监管、税负加重,科技人才纷纷流向美国硅谷;其三,技术依赖陷阱——欧洲曾靠进口中国商品降低成本,却在政治干预下突然发现,自身并无替代供应链与核心技术。
对此,主持人何婕表示,欧洲战略决策常追随美国,而非立足自身需求。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图景已变,中国凭借完备产业链、庞大市场与科技突破,构建起强大产业生态。在她看来,张维为教授提到的案例颇具代表性,欧洲风投专家本想在中国寻找新能源投资灵感,最终却放弃欧洲本土项目,只因“怎么做都竞争不过中国”,成本与竞争力差距已然凸显。
欧洲的困境,是科技失速、能源失衡、创新流失与战略盲从的叠加。这场对话不仅揭开欧洲“至暗时刻”的真相,更折射出全球竞争的核心逻辑,唯有立足自身需求、突破技术依赖、培育创新生态,才能找到出路。欧洲的未来,始于对自身问题的清醒认知。
| 编辑: | 周雯飞 |
| 责编: | 张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