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城郊有一家服装厂,它的楼下是一家民营血液透析中心,许多尿毒症患者在这里过着“楼上楼下”的生活。需要血透的日子里,他们是楼下的患者;而平时,他们就在楼上打工挣钱。尿毒症患者自称“肾友”,这家服装厂也因此被称为“肾友工厂”。
谢长辉是厂里为数不多的熟练工。得病前,他在沿海各地的服装厂打工,是家里的顶梁柱;得病以后,他丢了工作,离了婚,花光了积蓄。
谢长辉的儿子今年22岁,在江西老家跑外卖养活自己。谢长辉自觉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想着余生至少不能成为孩子的累赘。去年三月,他在网上看到服装厂的招聘信息,便决定来这里试一试。
一次透析四小时,厂子里的班次根据透析时长,分为早中晚三班。需要透析或身体不适,均可请假。谢长辉每周透析三次,“轻伤不下工”,是厂里出了名的“劳模”。
在厂里干活包吃包住,除去透析费、药费和生活费,谢长辉每月能结余1000元左右。尽管只是踩缝纫机,但谢长辉出入工厂还是会坚持穿有领子的POLO衫,在腰间系上皮带,穿着干净得体。
我们采访时,服装厂里共有四十多名“肾友”,他们大多与谢长辉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因为疾病,他们被外面的劳动力市场淘汰。这个开在血透室楼上的“肾友工厂”,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编辑: | 卢梅 郑思维(实习) |
视频编辑: | 陶余鑫 刘奕达 |
摄像: | 李维潇 |
责编: | 陈瑞霖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