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市场惊现“塑料紫菜”?记者上海采样调查
商贩:卖了7年紫菜,没听说过“塑料紫菜”
为了调查市场上是否有“塑料紫菜”,记者走访了上海多个区的菜场、超市。在闵行华漕地区一菜市场的紫菜售卖处,当记者询问是否听说过“塑料紫菜”时,商贩表示,他已经卖了七年紫菜,从未收到消费者关于紫菜的投诉,更是没有听说过行业内有塑料紫菜的说法。“才几块钱一包,没必要造假吧?”在静安、普陀、黄浦等区的走访过程中,记者也均未从商贩处得知有听过“塑料紫菜”的消息。
为了帮助消费者确认上海市场是否存在“塑料紫菜”,记者在静安、黄浦、普陀、闵行等区的菜场、超市、便利店等处购买了八种品牌的紫菜,它们分别产自宁波、温州、宁德、厦门、晋江等沿海地区,价格为4元-29.8元不等。记者将这些紫菜送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记者采购8种紫菜送检
第三方检测机构揭示“塑料紫菜”真相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来到位于广中西路的德国莱茵检测机构对紫菜进行检测。实验人员将紫菜在清水中浸泡,捞起后展开。记者惊讶地发现,从外观上来看,浸泡后展开的紫菜确实和黑色塑料膜有几分相似。
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分辨出紫菜与黑色塑料膜的不同。被展开的紫菜只要稍一用力,就能被撕裂开,且没有延展性。而塑料膜则充满“韧劲”,难以简单撕开。
之后,检测员通过专业光谱仪对八种紫菜样品和塑料袋进行检测,通过谱图来判断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物质。结果显示,八种紫菜的图谱十分相似,而塑料袋检测出的图谱则和它们完全不同。实验员金艳表示,专业人员阅读图谱就可以得知,塑料袋的图谱显然是一种有机聚合物,而紫菜的图谱,能表明这是一种天然物质。由此可轻松判定,这八种紫菜,全是真紫菜。
检测图谱
没有专业仪器?在家里也能辨别紫菜真假
检测员金艳表示,普通市民家中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能够通过火烧的方式,来判别紫菜的真假。紫菜在燃烧之后,会变成灰烬,呈粉末状态;而塑料袋一接近火源,就会迅速地熔融在一起。气味上,紫菜被燃烧后,会散发出类似于头发被烧的蛋白质烧焦味。而塑料袋被烧后,则是一股典型的燃烧塑料的异味。
谣言致使紫菜产业损失惨重 警方已锁定造谣者
2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局长毕井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网传紫菜塑料视频谣言不可信。”“塑料紫菜”事件算是有了定论,但其给产业带来的重创,却一时难以抚平。此次“紫菜谣言”,造成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紫菜产业损失惨重。据相关企业保守估计,仅福建一地损失就在上亿元。
据了解,刑法明确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它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目前,晋江警方已锁定两名谣言发布者,正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初步审查,一旦查实将对造谣者追究刑事责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施聪 刘娅静 吕颜玲 编辑:陈佳雯)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