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距离上海300多公里,却有着“北上海”之称,这里远离黄浦江,却与上海同气连枝。
故事,要从70年前说起。
1950年,新中国上海市首任市长陈毅亲自筹划领导,在江苏省大丰县建立了上海市行政区域外的第一个“飞地”垦区,上海农场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金秋十月,上海农场麦黄稻香。81岁的顾来发站在田头,70年前,11岁的他从上海被送到这里。
根据顾来发的回忆,当年为了避免“二·六大轰炸”的伤亡,作为流浪儿童的他被送到农场进行安置、念书,农场也成为了一万多名上海人的家。
当时的农场还是一片滩涂荒地,垦荒者们围海造田,开垦了20万亩土地。
由于是盐碱地,人们一开始只能种植棉花,其他农作物无法生长。一年又一年,把盐水排出去,把净水引进来,盐碱地渐渐变了样。1956年,试种水稻成功。
短短几年时间,农场不光能自食其力,还能源源不断为上海提供棉布、麦子等产品,昔日的盐碱地换了颜色。
1968年,又一批上海人来到这里,他们是知青。12年间,8万风华正茂的上海知青成为南黄海西岸又一次沿海开发的主力军。
就在那时,田崇志当上了知青生产队长。他告诉记者,每到农忙季节,播种、插秧、割稻全要靠知青完成,每天劳动超过8小时,女知青累得晚上在房间里掉眼泪,她们的青春是在农场奉献出来的。
知青们也给农场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开垦的土地增加到50万亩,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实现了粮满仓、鱼满塘、猪满圈、树成行的“国营农场”美景。
为了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大丰建立了上海知青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八万上海知青在黄海滩涂上生活、劳动、学习的情景。
知青陆续回城后,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来到农场扎根,继续织就农场和上海的亲情纽带。
2009年,苏北“飞地”进入光明时代,走上企业化发展道路。
35岁的邵斌是江苏常州人,作为新一代农场人,毕业至今一直在上海农场从事农机工作。
眼下,他正带领团队在研发一款大型水稻直播机械,进一步提升农业种植的质量和效率。在他看来,农场人就是要确保源源不断地将安全、绿色、健康的农副产品送上上海市民的餐桌。而农场搭建的舞台越来越大,也给了年轻人新的机遇和挑战。
20万亩粮食蔬菜种植基地、100万头生猪、8万亩水产、2.5万头奶牛、5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今天的农场,源源不断地向它的母亲城市上海输送着牛奶、蔬菜、大米,成为长三角最大的国有农场、上海域外最大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是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米袋子”、“菜篮子”、“奶罐子”和“肉盘子”。
几代上农人披荆斩棘,垦荒僻壤,围海造田,终将荒滩变良田,沼泽变鱼塘,草棚变楼房,让贫瘠的盐碱地彻底改了模样。
随着沪丰两地越走越近,未来这里还有望成为国家级“飞地经济”样板区,关于农场的故事还将继续。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孙悦 孔权)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