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持“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财经媒体,《经济观察报》于11月8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球商业领袖论坛”。论坛以“新开放·升级中国动力”为主题,探讨并分析新环境下的商业和消费洞察,从多角度、多层面探讨大环境下世界领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在致辞中说: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新开放升级中国动力,我们一直很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会给更加开放的中国带来什么?选择的多样性和自由不仅对于消费者本身福祉的提升十分重要,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对于企业来说谁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甚至创造新的需求谁就能够赢得中国的消费者。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向跨国公司学习,跨国公司仍然是中国企业不可或缺的老师。有着数十年或者上百年历史、在全球各个市场都有很好发展的跨国公司,他们的经验对于刚刚走出国门开始全球化进程的企业、对于那些已经全球化并且试图在全球营造商业机会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不可替代的。”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指出:“目前的开放存在四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总体开放仍然不足。第二个层面,目前对开放的理解可能有一些偏差,传统的理解是对外开放就是市场准入层面的开放,就是降关税扩大进口了,或者把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扩大,开放显然不只这些。第三个层面,监管手段和法规体系建设还是跟不上,也就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跟不上。第四个层面,在开放中应对国外摩擦挑战的能力和经验不足。”
新的开放如何能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升级提供动力?围绕着这个主题,发改委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提出了四种观点: “第一,进博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开放举措,对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增加信心。第二。进博会可以倒逼中国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同时还可以推动全球生产更多的质优价廉的商品。第三,进博会将推动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通过扩大贸易,同时带动我们的投资。这个投资是一个精准的投资,是一个定向的投资。当我知道某一个产品在中国销路很好的时候,我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个精准的定向的投资。第四,进博会有利于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特别是两头在外的产业的发展。”和振伟认为,通过进博会可以实现中国新的开放,这种新的开放将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论坛期间,朗盛化学亚太区总裁钱明诚,恒天然大中华区总裁朱晓静,英格索兰亚太区企业传播与公共事务副总裁邓宁等嘉宾也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嘉宾们认为,自主、可控、安全,会成为下一轮发展的重中之重,让更多中国企业参与进来;让中国动力成为重要的发展元素,将会是跨国公司在华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