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稻米增产却没入民众之口 殖民地时期的台湾 粮食都送给了日本人

时讯

2017-03-28 10:33:52 上观新闻  作者  且十


友人去台湾回来,带给我一盒名为“嘉南惠月”的大米。我曾在池上的稻浪中骑自行车,在花东的稻田拔过草,当然知道台湾大米的香糯。朋友只说这米如何好吃,却不知道台湾把这种产于嘉南平原的大米与一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八田与一,许多台湾人都知道这个名字。

 

2007年7月12日,陈水扁颁令表彰八田与一对台湾农业的贡献。

 

2008年5月8日,马英九上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前,前往乌山头水库,参加八田与一追思会。

 

2009年11月,《八田与一》电影上映。

 

2011年5月8日,“八田与一纪念园区”在乌头山水库落成,马英九与八田与一长孙共同为八田与一故居揭幕。

 

那么,这个八田何许人也?

 

1910年,八田与一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来到日本殖民地台湾,任总督府土木局技术员。1918年,八田与一主持设计了嘉南大圳水利工程。1919年受总督府委派负责建造嘉南大圳核心工程乌山头水库,并于1920年开工。在八田与一的组织下,历经十年,终于在1930年嘉南大圳完工。乌山头水库是嘉南大圳的核心工程,因其形似珊瑚,又称“珊瑚潭”,水深32米,堤高56米,堤长1273米,满水面积达到13万平方公里。嘉南大圳是当时台湾第一、日本第一、亚洲第一的水利工程,它的建成可以灌溉嘉南地区15万公顷的农田。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据称,嘉南大圳完工后,嘉南平原农业生产产量增加,六十万农民受惠,每年稻米、甘蔗及杂作产量高达八万多吨。然而,在殖民地时代,嘉南大圳灌溉的稻米,并没有进入台湾人的口腹。

 

最近,看到一篇台湾著名漫画家刘兴钦记载他童年生活的作品《小村故事》,画家对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农村生活的困境作了形象描述。刘先生在漫画中写道,当时白米都必须上缴日本人,他的同学家藏了30斤米,爸爸就被日本警察抓走。为了能吃到一点米,他想出了把白米跟咸猪肉藏在骨灰瓮里的办法。画中还写道,小学生的便当都要严格检查,谁家要是有米吃,就会被警察叫去。通常农民遇到稻虫害都会十分痛心,但书中写的却是农民乐不可支,宁可收成被虫吃光,也不想被日本人征粮食。

 

刘先生出身于1934年,是一个日本殖民时代的农村子弟,他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当然具有可信性。据“日本经济百年统计”数据显示,嘉南大圳完工后的1930年代,台湾稻米产量增产2.07倍,但当时人均稻米消费量却比1910年代减少23.1%。当年,台湾的稻米都成了日本殖民者的口粮,成为日本军队的军需。

 

其实,日本殖民者在台湾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为其殖民战略服务的。日本殖民台湾后,实行“本土工业,台湾农业”,要把台湾变成日本的粮食供应地,就有了改良水稻品种,兴修水利设施的需要。日本侵占南洋诸国后,就设想把台湾建成殖民前进基地,加强工业建设,把南洋建成农业基地的战略,就有了兴修日月潭发电站等为发展工业服务的基础设施工程。这些工程客观推动了台湾工农业的发展,也在造福今天的台湾,但却永远改变不了日本对殖民地掠夺的本质,也改变不了八田与一作为一个殖民者的本质。只不过,八田与一手中拿的不是殖民者的刺刀,而是计算的曲尺、测量的标杆而已。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4月,八田与一被日本陆军省征为“南方开发派遣要员”,奉命赴菲律宾。5月8日,八田与一乘坐的“大洋丸”号在东海被美军潜水艇“格伦迪亚”号击沉,八田与一身亡。作为一个殖民者,八田与一的灭亡是必然的。作为一个杰出的土木工程师,八田与一的死是可惜的。

 

今天的台湾,当年那些种稻而吃不上米的人们,愈来愈成为历史的背影,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但是,我们有理由有权力忘了那个忍辱偷生的殖民地时代吗?我们能因为可以吃上嘉南的大米,就忘了因为私藏几斤米粮就被殖民者抓走的屈辱吗?

 

在台湾,正兴起一股美化侵略者,神化殖民者的风潮,在一些媚日分子的鼓噪下,殖民者的幽灵在复活,在进入人们的生活,而这种扭曲的历史观也正是“台独”的土壤。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景象吧。希望台湾的民众,特别是台湾的青年能认识历史真相,拨开媚日的历史迷雾,从别有用心的歪曲历史中醒来。


(编辑:刘喻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稻米台湾日本人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3天前
00:55
中环内圈金沙江路口因积水封闭管控
看呀STV3天前
00:36
少林寺新住持印乐 曾表示“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
时讯3天前
00:11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时讯3天前
00:25
少林寺管理处回应:新住持印乐法师已到少林寺
时讯2025/07/29
00:09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此前担任洛阳白马寺方丈
时讯2025/07/29
01:11
14岁少女被陷MCN里 直播经济下未成年人保护困局
东方快评2025/07/29
01:00
北京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因灾死亡30人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7/29
00:28
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360余起 查补税款30多亿元
时讯2025/07/28
00:2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败坏佛教界声誉 注销戒牒
时讯2025/07/28
00:24
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查!涉嫌刑事犯罪
时讯2025/07/27
00:46
多名未成年人围殴一男孩 叫嚣“我没16岁欢迎报警”
时讯2025/07/27
00:58
夜线快评:面馆卖茅台,何至集体上头?
夜线约见2025/07/25
00:08
柬埔寨召集多国使节通报局势 泰国:拒绝第三方调停
时讯2025/07/25
00:14
大学生泰国打工失联 朋友曾劝别成《孤注一掷》
叩击2025/07/25
06:40
专家解读: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
时讯2025/07/25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2025/07/24
00:09
佩通坦哽咽含泪谴责柬方: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看现场2025/07/24
00:18
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 上海周末雨势明显
看呀STV2025/07/24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