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微课堂|五大发展理念,你了解吗

时讯

2016-04-17 15:43:11 前线理论圈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10月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此,“五大发展理念”成为高频词。今天的微课堂,前线理论圈就带您全面了解”五大发展理念“。




1
什么是”五大发展理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


关于创新: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关于协调: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关于绿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关于开放: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关于共享: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
为什么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由大变强之道。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它是由大国成为强国对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有其活生生的实践基础,它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现实坐标上,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协调发展因应发展失衡和不可持续而生,是发展实际倒逼而来,也是因时而动、应势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选择。


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6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


开放,是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应然选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坚持开放发展,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才能更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


共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


3
五大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其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或进化,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并善于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以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推翻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观大势,谋大事”,牢牢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精心洞察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在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所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尤其是科学研判和积极应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条件下,为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成果。


五大发展理念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根据党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步骤的设计和中共十八大确立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内容涵盖历史回顾、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理念、根本任务、政策举措和根本保证等方方面面,但主题是发展,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和基本精神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最新理论成果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当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五大发展理念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智慧。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出访东南亚和非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纪念万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大会、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等一系列双边和多边重要外交场合,尤其是2015年9月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大时发表的《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讲话,娓娓阐释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系统提出了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环境等“五位一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其中,经济上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文化上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环境上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等,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相得益彰。这些理念为谋划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视角,为稳定并改善国际秩序、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可行方案,既是引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世界发展的思想先导,也为其他国家和人民谋求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本部分据高正礼《五大发展理念的当代价值》摘编)


(以上内容据新华网、南方日报等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微信公众号留言回复即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

推荐视频

00:47
中方:对欧方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蓝厅之声3天前
02:37
宠物进飞机客舱渐普及 如何有爱无碍?
看呀STV3天前
00:09
普京特朗普热聊2个小时不想挂电话?通话内容公布
时讯2025/05/20
00:21
新冠病毒抬头?钟南山:预计六月底前结束
一眼看天下2025/05/20
00:43
今年上海白蚁大爆发?鸡皮疙瘩掉一地...
新闻坊2025/05/19
00:06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 特朗普发声
时讯2025/05/19
01:34
上海:五月新房销售稳中向好 前半月成交环比增长约5%
时讯2025/05/18
00:44
周深演唱会 自弹自唱《嗨!人间》献给上海站
爱上海2025/05/18
00:10
歼-10CE首次实战击落多架战机 自己无一损失
看现场2025/05/17
00:11
美军公布F-47战机更多细节 作战半径超越F-22
时讯2025/05/17
00:12
特朗普宣布将研发F-55战机:因为我不喜欢单发!
时讯2025/05/16
00:08
外交部回应美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华为昇腾芯片
时讯2025/05/16
00:50
外交部:中方绝不接受!
蓝厅之声2025/05/16
07:27
重病老人取款去世事件“反转” 折射哪些困境?
新闻放大镜2025/05/16
00:11
特朗普喊话库克:不希望苹果公司在印生产iPhone
时讯2025/05/16
01:09
涉肖某、董某莹、协和“4+4” !卫健委通报来了
一眼看天下2025/05/15
01:14
病重老人医疗费告急 被抬到银行取钱时死亡
东方快评2025/05/15
00:09
病重老人被要求亲自取钱在银行去世 警方已介入
一眼看天下2025/05/15
00:09
美东时间5月14日0点01分起 美调整对华加征关税
一眼看天下2025/05/14
00:05
明天12时01分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公告
时讯2025/05/1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