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这次去日本,干了件韩国总统从来没干过的事——打破了两个历史纪录。
第一,韩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第一个上任后将日本作为出访首站;第二,时隔17年,韩日领导人发布联合公报。
8月24日,李在明结束访日行程,启程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脑会谈。就在同一天,北京迎来了一支韩国总统特使团,带着李在明的亲笔信,出席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活动,并将与中方高层会谈。
东京有握手,北京有信件,华盛顿有会晤。不得不说,李在明这一手平衡外交,真溜。
但,日美会让他如愿吗?
“联日抗美”能否实现
李在明过去曾就历史等问题多次批评日本,并称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对日“友好”是“屈辱外交”,但其就任韩国总统后,对日态度出现明显变化。6月赴加拿大参加七国集团相关会议期间,李在明便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了首次会谈,声称要管控分歧、发展面向未来的两国关系。
我们先来看,韩日这次都聊了些什么。安全问题,经贸合作,甚至连两国共同面临的少子化问题都被写入其中,可谓包罗万象,如果说这些还都是双方在互画大饼的话,双方放宽两国年轻人的“工作假期”签证,则是实实在在的抱团之举。
改善日韩关系确实符合韩国的经济需要。韩国那些中高端产业对日本技术的依赖度相当高,不搞好关系,经济上就要吃亏。韩国企业界和老百姓对此也有期待。
事实上,日本在历史问题、半导体产业链上对韩国多有掣肘,李在明却选择“低头”访日,无非是想借日本平衡美国的影响力。但日本会买账吗?石破茂上台后,日韩关系因强征劳工案持续紧张,李在明的“示好”能否换来日本的“让步”,还是个未知数。
拜见美国,战战兢兢“赌国运”
韩国媒体把李在明的访美定调为决定“命运”的行程。有三大焦点议题,一是包括“保护费”在内的安全问题;其次,当然就是关税问题;三是合作问题。
李在明心里清楚,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的“命根子”。李在明想在经济让步与国家利益间找平衡,比如争取关税豁免、巩固半导体和造船合作,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可不管你韩国的小算盘,稍有不慎,韩国经济就得“割肉”。
李在明这次外交布局,传递出的信号其实挺明确的——在日本,他用联合公报推动日韩关系的务实突破;在中国,他派特使团送来亲笔信,传递“未完全倒向美日”的信号;在美国,他既要争取在经济层面减少美国保护主义的负面冲击,又要维系韩美安全与技术同盟。
李在明的“平衡外交”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是在大国博弈之间“走钢丝”。左边是美国的安全绳,右边是中国的市场,脚下是日本的历史纠葛。任何一边失衡,都可能让韩国坠落。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