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时讯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彝族姐弟从大凉山到福建的五千里团圆路

2018-02-10 08:56:44 新华社

12岁的彝族女孩曲木伍呷和弟弟已经有一年多没见过父母了。她在四川凉山的一所小学里读三年级,而父母在相隔五千里之外福建的一家鞋厂打工。



今年春节,曲木伍呷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没法回来过年。幸运的是,在新华社客户端春运期间举办的“送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过年”活动中,曲木伍呷和弟弟王建勇通过征集入选。两个孩子将第一次走出四川凉山,前往五千里外的福建和父母团聚。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记者见到了曲木伍呷。她有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梳理整齐的马尾辫。同时,她也有一双黑黢黢的粗糙的手,和年龄极不相称。



“校长告诉老师,我弟弟的老师告诉我爸爸,爸爸知道了马上给奶奶打电话,然后奶奶告诉我们。我一听到就开心激动,晚上都睡不好,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见到爸爸妈妈。”回忆起知道这个消息的过程,曲木伍呷连珠炮似地向记者说。


曲木伍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彝族农村家庭,在四个孩子里排名老大。她所在的村庄叫尔吉村,当地人靠种核桃、花椒、玉米和土豆为生,收入微薄。


从半山腰的尔吉村走到最近的公路,需要大概一个小时。为了在条件更好的县城小学读书,父亲给孩子们在城里租了一个小房间,平时奶奶在那里照看他们。到了周末,曲木伍呷还要带着弟弟上山干农活。记者见到她的那天,她正背着一捆一米多长的干柴,在陡峭的山路上一步一步吃力地走着。


背柴,做饭,锄地,收玉米、土豆、花椒……经年繁重的劳动,在她的手背上留下了不该属于12岁这个年纪的沧桑。


曲木伍呷说,最害怕的是有时候一个人在家,她那时候最想爸爸妈妈。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像曲木伍呷这样的孩子在中国超过900万。他们的父母或者双双外出务工,或者一人外出打工而另一方没有监护能力,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临出发前一天,奶奶海来伍牛给姐弟俩买了新衣服和运动鞋。当天,他俩还穿上了彝族特色的黑底花边外套。奶奶特意挑了今年挂的一大块腊肉和一捆香肠,让姐弟俩捎给父母。


2月5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尔吉村,曲木伍呷的奶奶在打包腊肉和香肠,让姐弟俩捎给父母。


“好久没有看到他们了,我也想他们。”奶奶擦了擦眼睛。


她想起弟弟王建勇给妈妈打电话的一次场景。男孩唱着“好想妈妈,好想妈妈”,电话的另一头母亲开始啜泣。母亲也唱了几句,然后告诉孩子,“妈妈过年回不来,只能等到明年了”。


在山路的一个大转弯处,奶奶急匆匆地追过来,喊住了曲木伍呷。原来,她给姐弟俩准备了一瓶晕车药,还塞给她一百块钱,叫她路上买点喜欢吃的。


这是两个孩子第一次离开县城。他们将会经历第一次坐火车、坐地铁、坐飞机,甚至也是第一次坐自动扶梯。


“我以为坐火车会像人走路一样,一晃一晃的,结果坐起来挺稳的。”在登上火车后,曲木伍呷告诉记者。


夜幕中,除了对面偶尔驶来的列车,车窗外并没有其他风景,但姐弟俩坐在窗边兴奋地看了至少十几分钟。曲木伍呷的弟弟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但看得出他的兴奋劲:他扒着火车窗户看风景,在地铁站的自动扶梯上差点滑了一跤,还在机场大厅的光滑地面上“溜冰”。


在候机大厅,曲木伍呷和弟弟眺望着一架飞机,问记者:“这里面能坐多少人?”“你跟弟弟两个班的同学都装得下。”她睁大眼睛,惊叹了一声。


历经步行、火车、地铁、飞机、汽车等交通方式,整整25个小时后,姐弟俩终于抵达了终点——福建晋江市的一家鞋厂。他们的父母来的时候,花费的要数倍于这个时间:为了省钱,他们只能坐火车完成这两千多公里的迁徙。


工厂里充斥着浓浓的橡胶味和机器的轰鸣声。曲木伍呷的爸爸妈妈在生产塑料拖鞋的流水线上工作,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30天,两人加起来的月工资只有五千多元。


在从车间走向工厂大门的时候,爸爸妈妈的步伐越来越快,最后干脆小跑着冲向孩子。


2月6日,在一家位于福建泉州和厦门交界的鞋厂,曲木伍呷姐弟和父母团聚。


“啊呀……”妈妈惊喜地叫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曲木伍呷的套头帽翻上来,把女儿的头罩住,怕她被冷风吹着。“开心吗?”“开心!”


爸爸一把从背后搂住儿子,一手搂着脖子,一手开始抹去眼角的泪花。他说,今年打算11月份就回老家了。这一次爸爸妈妈就留在孩子身边,不再出来打工了。

关键词: 彝族大凉山团圆彝族姐弟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20
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果公布
时讯3天前
00:11
美俄乌问题特使朝中国“泼脏水”
子午观潮2025/09/15
00:12
秦始皇派人寻药证据找到了 青海秦代石刻是真的
时讯2025/09/15
01:23
女子崩溃!男邻居对着家门口撒尿!小区里洗澡
新闻坊2025/09/14
00:09
菲律宾屡屡扯旗“联合巡航”?南部战区回应了
时讯2025/09/14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2025/09/13
02:07
东方快评丨预制菜争议再起:罗永浩与西贝的骂战,模糊了哪些真问题?
东方快评2025/09/12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9
定标准为何难?专家解读罗永浩西贝预制菜风波
时讯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2025/09/12
01:00
从屋顶跳下逃跑 柯克枪击案凶手逃跑视频公布
环球交叉点2025/09/12
00:13
70多年后与战友“重逢” 志愿军老战士止不住落泪
时讯2025/09/12
00:10
于朦胧坠楼身亡 李泽锋付辛博将头像换成黑色
时讯2025/09/12
01:08
西贝陷入“预制菜”质疑 是消费者与企业的认知战?
东方快评2025/09/12
00:09
穿越台湾海峡 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时讯2025/09/12
00:07
演员于朦胧坠楼去世 警方已排除刑事嫌疑
时讯2025/09/11
03:33
以军空袭卡塔尔,真实目标不止哈马斯?
环球交叉点2025/09/10
00:12
“两年被家暴16次”前夫获刑11年 当事人:无法接受
时讯2025/09/09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