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全国近百家庭在沪组织“幸运宝宝”团圆会

时讯

2018-06-17 09:26:22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霍云  通讯员  黄敏婕

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个家庭在上海自发组织了一场仁济“幸运宝宝”团圆会。他们相约带着得来不易的可爱宝贝,来感谢给予他们宝贝生命的“赵叔”。他们嘴里的“赵叔”正是仁济医院妇产科赵爱民主任医生。    


赵爱民医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仁济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仁济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兼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从我国著名妇产科学和生殖免疫学专家林其德教授,他跟随恩师在反复自然流产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领域深耕多年,带领团队为无数反复自然流产的家庭带去希望。本次仁济“幸运”宝宝团圆会正是由他的患者自发组织,目的是为了感恩赵爱民团队将新生命“稳稳”地带到了曾经绝望至极的家庭。



活动现场,赵爱民表示十分感谢患者的信任,看到大家脸上洋溢幸福的灿烂笑容,作为医生的他,幸福无比。他提到,1990年他大学毕业后即开始跟随林其德教授,着手开展妊娠免疫耐受形成机制、反复自然的免疫发病机制和诊疗研究。恩师林教授用毕生的心血,使在上世纪60、70年代年代仍被称为难治性不育症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能够圆了“妈妈”的梦想,在该领域研究成果成功摘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幸的是,恩师于今年4月20日因病逝世,但他为国家医学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值得后辈传承。赵爱民表示,将继承林老的愿志,继续在反复自然流产的诊治领域不断探索,并瞄准更高目标,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奥秘和不明原因流产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为更多的家庭解除病痛。


作为对患者的感谢,现场还举办了针对宝贝们的体检和育儿知识讲座,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次次从希望的顶端跌入绝望谷底


活动中,患者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心路历程。现场,患者阿琴怀抱着自己的女儿走上讲台,她的女儿用稚嫩地话语对“赵叔”说:“谢谢你给了我生命!我会加油努力!”


阿琴眼睛里沁出了泪花,生育女儿对她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她讲述了自己早前的经历。2012年国庆,她与丈夫结婚,因为年纪不小了,所以婚后就计划立即要孩子。第一次怀孕,从孕7周时开始持续出血,接下来不断的红色、粉色、咖啡色轮番来,上厕所对她来说简直是巨大的煎熬,直到第四次大出血后B超显示——胎停。紧接着,就是清宫带来的巨大身心创痛。


后来,她尝试看中医,调理了大半年后再次怀孕,这次她信心满满,孕36天时又出现了咖啡色,接着不断出血的日子又开始了……为了保胎,她求助中医,但是,一直不见好转。最终,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在孕15周时胎膜早破,医生说希望渺茫,只能引产,就这样她又失去了一个已经成形的孩子。


对于阿琴来说,孩子对她的意义非凡。从小失去母亲的她非常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已的孩子。孩子没了,对于丈夫和家人,她感觉有太多亏欠。她曾一度想过寻死。


她们都曾是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有的患者甚至已经流产11次,一次次经历从希望的顶端坠入绝望低谷的创痛,加之亲人的期盼、旁人的冷言冷语,使得她们时时感到无形的压力、痛苦、无奈,甚至绝望崩溃。


保胎路上“赵叔”就是定心丸


患者姗姗提及,因为不明原因流产多次,内心其实不报什么希望了。为了尝试最后一次,她来到赵爱民医生的门诊。第一次来,就一下子被注入了希望。因为她看到好多“大肚子”在赵医生的诊室门口,而她们都是有着和自己相似经历的姐妹。


“赵叔”问她几岁了,她说26岁。他看了看她说:“那么年轻肯定有机会!”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她,听了赵医生的话,又重拾了信心。


她回忆道,当时顿时觉得幸运的大门即将向她敞开。治疗过程中如果遇到指标异常,有过失败经历的姗姗和很多病友一样会像惊弓之鸟,内心十分慌张。
16周时见红,她问了“赵叔”,他说:“没事,别紧张!”,她慌张的情绪立即就没了。虽然两周跑一次上海,很辛苦,但是每次来都能吃到定心丸。B超显示宝宝头围偏小,手腿偏小,然后,她郁闷地问“赵叔”,“赵叔”幽默地说:“你都这么矮,那有什么办法?”她瞬间就放心了。


患者阿伟也说,在诊治期间,热心病友给了她赵爱民医生的手机号码,虽然她从来没有拨打过,但是看着手机里赵医生的号码就会感到很安心。有些姐妹,在害怕无助时会翻出手机里“赵叔”的照片来压惊。


37周时,姗姗生下了宝宝。过去,她的丈夫安慰她说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如今想想,如果她当时放弃了这次机会,现在一定会后悔,因为有了宝宝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她感谢“赵叔”给予她信心,并给她制定了周密的诊治方案,让她最终成为了一位母亲。



认识“赵叔”前从没听到过胎心


阿之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从2011年到2014年,这四年时间里,他和妻子连续失败了3次,期间的心路历程可想而知。2014年的春天,他和妻子决定最后再尝试一次。经过赵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妻子有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子宫动脉阻力、D2聚体均明显增加等问题,赵医生给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很快到了2015年的2月,也就是新年前两天,他们第一次在胎心仪上听到了宝宝小火车般呼呼的心跳声,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走”得那么远,那一刻他们惊喜、激动,实在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每一次看检查报告,他们都会有点紧张,有一次,有个胎心的关键指标下降了,阿之和妻子急坏了,马上咨询赵医生。他当时说:“偶尔一次没事,维持原来的用药方案。如果是男宝宝,这个药用多了不好。”用药的每一步赵医生都想得很清楚,保胎的同时,会综合考虑怎样对胎儿的发育更有利。


宝宝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最终平平安安出生了。从第一次就诊到宝宝出生的13个月里,阿之没少给赵医生出难题,添麻烦。他感谢赵医生的妙手仁心,感谢仁济医院174年的“仁术济世”。



仁济医院妇产科生殖免疫亚专业由我国著名妇产科及女性生殖免疫学专家林其德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初创建,林其德在国内首创个体化-小剂量-短疗程的免疫抑制和主动免疫治疗方法,并牵头制定了我国首个“免疫性复发性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经过多年的建设,该亚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在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极具特色的亚专业。目前,仁济医院妇产科生殖免疫亚专业团队在赵爱民教授的带领下,已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全面、系统而又个性化的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筛查、分类、诊断和治疗及孕期母胎监测方案,使复发性流产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该团队在反复自然流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及诊疗水平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赵爱民教授还牵头和参与制定了有关反复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3个,连续举办5届全国生殖免疫和国际生殖免疫高峰论坛,对进一步规范我国反复自然流产的诊治、传播生殖免疫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在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据统计,赵爱民团队每年接诊反复流产患者20000余人次,总的治疗成功率在90%以上,每年成功分娩近1000例新生儿,使广大患者家庭获得了幸福生活。其中,最大年龄患者47岁,更有流产次数多达11次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创下了成功分娩的记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霍云 通讯员:黄敏婕 编辑:曾小真)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幸运宝宝团圆会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10
委内瑞拉防长:我们的军队是哥伦比亚的后盾
子午观潮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3:17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
环球交叉点2025/10/23
00:09
梨泰院踩踏调查公布 与尹锡悦搬出青瓦台有关
时讯2025/10/23
00:46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医聊+2025/10/22
00:17
郑丽文细数“九二共识”优点:民进党不肯面对现实
时讯2025/10/22
00:31
特朗普称中国不想对台湾发动“进攻”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22
00:10
50万交保!陈柏霖、修杰楷走出警局态度不同
时讯2025/10/22
00:07
大学生在柬被虐待身亡 韩官员将其骨灰盒接回国
时讯2025/10/21
00:49
李在明誓言:韩国要“跻身全球四强”
环球交叉点2025/10/21
00:29
非机动车闯红灯 “鬼探头”撞车警方判定无争议
看呀STV2025/10/21
00:07
美澳达成85亿美元关键矿产合作协议
时讯2025/10/21
01:17
冷空气持续发威气温低迷 申城周三起秋高气爽
时讯2025/10/20
00:09
周杰伦新歌与霉霉“撞灵感” 被抢先一步!
时讯2025/10/19
00:07
胡塞武装突袭联合国雇员住宅区 扣押数名工作人员
时讯2025/10/19
01:34
这档综艺已完结 却仍在不断给实体商场“引流”
东方新闻眼2025/10/18
00:57
老人过世留下百万遗产没有法定继承人
案件聚焦2025/10/18
00:08
《隐秘的角落》现实版?服装巨头创始人爬山坠崖
时讯2025/10/18
00:10
官宣加码!特朗普授权中情局对委“致命打击”
子午观潮2025/10/1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