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苏州河畔的老照片,拉开了《来自东方的报道》第五集的序幕。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博士(Dr.Andrew Field)凝视着这帧定格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影像: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孤独地耸立在苏州河口,黄浦江对面的浦东依然是一片空白,而如今,那里已崛起为举世闻名的陆家嘴天际线。时光的流转与城市的变迁,恰如照片拍摄者哈里森·福尔曼的人生轨迹——从旅人到战地记者,从旁观者到历史见证者。
费嘉炯站在哈里森·福尔曼当年拍照的地方,比对历史今昔
熟悉上海旧影的人,对“哈里森·福尔曼”这个名字绝不会陌生。他为三十年代的上海留下了数百帧珍贵影像。初来上海时,他只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探险家和飞机推销员,带着相机记录城市风貌。
哈里森·福尔曼拍摄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烽火燃起,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向——他从悠闲的旅人成为了奔波的战地记者,用镜头成为了历史最忠实的见证者。
在重庆遭到大规模轰炸后到废墟上拍摄的哈里森·福尔曼
导演组深入研究了哈里森·福尔曼海量手写笔记和照片,循着他的足迹穿越回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福尔曼踏遍中国战场,用镜头捕捉下中国人民在苦难中不屈的眼神和抗争的姿态。珍珠港事件后,与许多西方人士一样,福尔曼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不再仅被视为战争的受害者,而是成为了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盟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盟友以及对真相的探求,福尔曼的镜头最终聚焦于自己始终未能前往的地方:延安。
哈里森·福尔曼镜头下的八路军
在延安,福尔曼对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军队的认知被彻底重塑。他曾见过中国战场上形形色色的军队,却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像八路军那样让他感到震撼。跟随八路军行军作战的日夜,他在笔记中由衷赞叹,这样的军队,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革命意义。”
哈里森·福尔曼在延安的手写笔记
哈里森·福尔曼将其延安笔记整理写成了《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这本书1945年在纽约出版,让西方世界清晰看到了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的面貌。
哈里森·福尔曼著的《Reports from Red China》(《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1945年在纽约出版
哈里森·福尔曼再次看到这支军队,是1949年。他们已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解放上海。福尔曼依然在笔记中称他们为“八路”,也再一次被他们的军纪严明而震撼。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这座城市的珍贵历史建筑无一受损,如今仍是上海亮丽的风景线。
《来自东方的报道》拍摄过程中,导演组特意循着福尔曼当年的镜头,对上海建筑进行同景别“复刻”,让时光在画面中对照重叠,呈现历史的延续。
系列纪录片《来自东方的报道》共5集,于8月29日起每日播出1集,通过各大主流媒体海内外平台全网推送;全集将于9月2日晚22:00,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栏目完整播出。
编辑: | 何黛璐 |
责编: | 傅群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