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陶淳说法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多搞钱&多管家?

2025-03-08 17:23:02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不少女性朋友,一说起新的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就直摇头叹息说,这个司法解释就是在告诉女性,全职太太等于高危职业,很可能生儿育女、伺候老公忙活了半辈子,最后万一离了婚,就算房子加了名,因为女方没出资,可能一分钱都分不到。这不是在逼女性要“少管家,多搞钱”吗?这样下去女生更加不敢结婚生孩子了!那么,这样的解读准确吗?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的第五条确实规定了:婚前或婚后,一方将其所有的房屋转移登记至另一方或者双方名下,如果婚姻关系存续时间较短且给予方无重大过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判决该房屋归给予方所有。这里强调的是,结婚时间较短而且给予方没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房子会判给出资一方。特别是那种结婚时要求房子加名,加名后马上就离婚的“洗房”行为,彻底没戏了,把婚姻当做敛财工具的捞女,今后一分钱也拿不走。


但是如果是结婚后共同生活时间较长,孕育了共同子女的情况,房子大概率还是会判给了出资一方,但是,需要对另一方予以补偿。补偿数额主要看以下六个方面:①给予目的;②婚姻关系存续时间;③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④离婚过错;⑤对家庭的贡献大小;⑥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最终由法官根据以上六个方面,自由裁量决定。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有证据证明,男方在婚前或者婚后承诺,在自己的房子上加上女方的名字,结果结婚十几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办理房屋加名登记手续,双方就离婚了。过去这种情况,如果男方不同意,这个承诺就算作废了,现在,新的司法解释后,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上面说过的六个方面,判决房屋归男方或者女方所有,并确定是否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


除此之外,如果有证据证明,一方在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了较多义务的,还可以专门申请一笔“家务补偿金”。具体补偿的金额,法官会根据你在家务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当地居民人均收入、对方的经济实力等因素来裁决。那么,面对新的婚姻家庭司法解释,女性究竟应该多搞钱,还是多管家,你会怎么选择呢?


我是陶淳,你身边的法律参谋!

编辑: 陶淳
责编: 朱晨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补偿房子房屋时间另一方结婚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6
国内最大巴洛克建筑群 换“冬装”“蓄势”迎客
东方番茄酱2025/11/19
01:39
迪士尼迎“秋假”大客流 网约车“定点听单”缓拥堵
时讯2025/11/18
00:13
雅思变雅雅!郑思维错穿搭档球衣 紧到脱不下来
时讯2025/11/17
00:07
超60万人!菲律宾爆发超大规模游行 要求反腐问责
时讯2025/11/17
03:45
记者观察:“退休市集”不退休 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时讯2025/11/17
00:08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时讯2025/11/17
00:42
日本多位前首相批评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环球交叉点2025/11/17
00:10
美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特朗普释放对话信号
时讯2025/11/17
04:51
气温下降各类电加热衣走红 价格差异大
时讯2025/11/17
00:08
要钱买iPhone17遭拒 泰国女子枪杀警察男友
时讯2025/11/16
00:07
泰国国王携王后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时讯2025/11/15
00:07
接受日媒采访 郑丽文明确表态:“一个中国”
时讯2025/11/15
13:19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预防与干预指南
申康科普2025/11/15
00:10
中方会见泰国国王和王后 泰国国王:中泰是至亲
时讯2025/11/14
00:07
警告高市早苗涉台言行 外交部日英双语连发六帖
时讯2025/11/14
01:25
开车叼牙线棒被处罚 交管部门:原认定不当 已依法撤销
时讯2025/11/14
01:03
乒乓球前世界冠军滕义受贿近1.2亿 获刑14年
时讯2025/11/13
00:10
目标2000枚 伊朗加速导弹生产应对以色列威胁
子午观潮2025/11/13
02:17
首次来中国巡演 这架飞机才是旅客心中的样板机
看呀STV2025/11/12
00:07
英国警方披露抓捕画面:钱志敏在床上被捕
时讯2025/11/1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