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是上海经济的主引擎,上半年占GDP比重再次刷新纪录;而服务业又可再细分为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浦东今年科技服务业的数据表现亮眼:上半年增长超13%;这其中,生物医药又是增长的重要引擎,占增量的80%。那么,这些增量是从哪里来的,背后又有哪些含金量呢?
一款双抗类产品以21亿美元整体打包授权海外;某款同时具备减肥和降糖效果的双靶点产品交易金额也达到20亿美元。更有企业在上半年就实现对外授权总金额超过60亿美元。
不得了,标的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美元!今年至今,中国创新药“卖全球”,一路“狂飙”,创新药企业的原创成果在海外技术交易上,收获丰厚。上半年,三生制药自主研发的一款肿瘤双抗产品,以首付款12.5亿美元、总金额超60亿美元的价格,将海外权益授予辉瑞,这一数字,也刷新了中国创新药单笔授权交易纪录。
三生国健总经理刘彦丽表示,辉瑞看中的是该产品在临床二期中的出色表现和成为重磅药物的潜力,给肿瘤患者治疗,尤其是在临床治疗等级提升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国内创新药在进入临床的二期、一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被外资药企视作“潜力股”并愿意花钱买下它的海外权益,负责后续的临床试验、海外市场的上市审批和销售,这已不是孤例。这几年,跨国药企纷纷主动来华“寻宝”,默沙东、诺华、辉瑞等巨头都争相掏起了腰包。和铂医药副总裁刘华透露,如今跨国公司研发管线中,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仅上半年全球前十大的医药资产交易中,就有七笔是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达成的。
医药行业内有个指标,叫“跨境对外许可交易”(license out)。2019年全年,在药谷张江,这个数字还只有30多亿元;而现在,单笔交易金额就可轻松达到这个数字。从20年前,中国生物医药的标签只有原料药、仿制药,到有了自主创新药,但原创成果无人问津,再到跨国药企争相买单,这背后是源头创新的活力和能力被不断激发。
刘彦丽指出,国家在审批层面不断提速,政策层面也支持研发型企业进一步投资创新。同时,科创板上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生物科技企业。她认为,正是这些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持了整个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翰森制药副总裁陆一峰则表示,以前我们只能做“fast-follow”,跟在国外后面,而现在已能做到同步甚至领先。
有人会问,创新不易,药企为什么要卖自己的原创成果?“卖青苗”会不会太亏了?要知道,生物医药行业内有个“三十”定律:10年,10亿,10%成功率。研发新药是个非常烧钱的活,卖掉一部分权益,马上能拿到一笔首付款,等于是快速回了血,而且后续还会有里程碑收入。再客观来看,海外巨头们上百年运作搭建起的全球销售网络,也的确不是我们短期内能铺就的,用他们的渠道和经验,更快让创新药在海外市场上市,也是一种“借船出海”的办法。
至于“卖青苗”亏不亏,事实上,药企并非“一卖了之”。刘华解释说,企业通常仅出让海外权益,仍保留国内权益。陆一峰表示,公司目前拥有40多个创新药在研项目,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达70项,因此研发投入非常巨大。通过对外授权等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支撑整个研发管线持续推进,从而进一步加速新药开发。目前,公司已有七大创新药在国内上市。
我们用“技术换现金”,海外药企用“资本换时间”。这是我们源头创新能力不断被看到、被认可的一个证明;是中国药企走向全球的一个“阶段性突破”。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的增长的的确确借了全球产业格局重构的东风。比如,全球不少重磅药物面临专利到期,跨国药企急需通过引进技术填补管线缺口。而过了这个风口,下一步我们就要强化全球化临床、销售能力,培育真正的本土跨国企业、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定价话语权,真正实现从“技术输出”到“价值主导”的跨越。
编辑: | 张予洋 |
视频编辑: | 刘奕达杜钰愉 |
摄像: | 顾克军李刚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