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东方菁汇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 9月15日在香港科技大学清水湾校园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顶尖科学家、青年学者参与,共探化学与智能材料发展新路径。
本届论坛以“开放、协作、创新”为主题,聚焦化学与智能材料领域,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学术交流平台。大会报告环节特邀六位国际化学与智能材料领域的顶尖学者进行报告,包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瑞士洛桑理工学院Michael Grätzel教授,纳米材料领域开拓者、隆德大学、南方科技大学Lars Samuelson教授,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开创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教授,储能与纳米技术专家、斯坦福大学崔屹教授,二维材料与超晶格研究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以及柔性电子与生物界面专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
在圆桌对话环节,多位顶尖科学家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对话,就“哪些新兴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个明星材料”以及“热门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等议题分享洞见,通过凝聚共识、探索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材料技术与能源应用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此外,在分论坛环节中,二十余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带来了化学材料、智能材料及交叉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热烈讨论;三十位青年师生通过现场海报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其中五位青年新星荣获大会“相辉海报奖”,展现出材料新生代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开幕式上,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共同签署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自1998年签署首份校级合作协议以来,复旦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已历经二十余载,成果丰硕。此次合作是两校长期以来紧密合作的深化拓展,更是响应新时代科技革命浪潮、践行开放科学理念的重要实践。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就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重点聚焦化学能源、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领域,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共同打造“复旦-港科大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等品牌学术活动,并推动教师互聘、科研平台共享等。
未来,复旦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将以本届论坛为起点,持续深化论坛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学术平台。论坛计划定期轮流主办“复旦-港科大相辉创新前沿国际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形式包括顶尖科学家主题演讲、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产学研圆桌讨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以促进学术及科技创新互动交流。
编辑: | 戴晶磊 |
通讯员: | 雷蕾 |
责编: | 徐笑燕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