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亚太到底该怎么合作?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韩国庆州和白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的重要讲话,给出中国答案。

中国“五策”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济。”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各方要坚守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济增长、增进人民福祉的初衷,坚持在开放发展中分享机遇、实现共赢。这一论述切中当前亚太地区发展的关键。
习近平主席提出五点重要建议系统阐述了中国方案:
一是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更好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数据显示,中国始终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支持者,已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二是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财金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彼此对接、融合共进,为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聚势汇能。
三是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习近平主席创造性提出“拉手”而不是“松手”、“延链”而不是“断链”的理念。这一表述生动形象,直指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核心问题。
四是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跨境贸易的促进作用,破除各种绿色壁垒,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产合作。
五是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更好惠及地区全体人民。

从“经济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这一组织正式成立。APEC的诞生,标志着亚太从“地缘政治竞争”向“经济合作共生”的历史性转变。
与WTO等全球性组织不同,APEC采用“非约束性合作”模式,强调“协商一致”与“自主行动”,形成了独特的“APEC方式”。这种灵活性使其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30余年来,APEC的议题不断深化与扩展。如今APEC不仅是经济合作的平台,更是理念创新的试验场。它率先提出“数字APEC”、“绿色供应链”、“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等倡议,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亚太方案”。
当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在这一背景下,APEC的“开放、包容、共赢”理念显得尤为珍贵。
APEC成员国占全球GDP的60%以上,由于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东盟等主要经济体均在其列。这种“关键多数”的构成,使APEC成为全球开放型经济的“压舱石”。无论大国关系如何波动,APEC始终为对话与合作保留了一扇门。

如何重塑世界经济格局
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10月的一份报告,从1990年到2023年,中国GDP增长了49倍,美中两国合计占全球GDP的43%。
在这期间,亚太地区国家通过靠近中国市场、进入美国市场实现了飞速增长:越南增长了66倍,新加坡增长了14倍,印尼增长了13倍,马来西亚增长了9倍。
这种增长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深度一体化的基础上。现在,美国的“脱钩断链”政策正以惊人的速度撕裂这个框架,破坏着本区域数十年来一体化和包容性增长的共同基础。更深层的危害,是美国强推的“选边站队”逻辑。
现在,APEC走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在考虑,应当如何避免美国政策的冲击,转而找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新连接、新安排。
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简单。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美国继续将自身偏好凌驾于区域经济规律和各国自主利益之上,亚太国家就不得不通过新机制、新网络、新市场来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修复。
表面看来,很多国家都不得不与美国重新展开贸易谈判,让渡更多利益,但在谈判背后,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针对与美国的贸易,寻找自己的“多元出路”。
从华盛顿的“去中国化”,到整个地区都开始思考如何一点点地“脱美国化”,华盛顿给自己画了个适得其反的战略怪圈。
| 编辑: | 秦扬轲 |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