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钟伟:楼市最大的风险不在于价格 在于政策

时讯

2016-03-04 11:54: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据说中国楼市重新开始大热,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楼市热潮之后,泡沫会不会破灭。在我看来,中国楼市去库存的过程,本身就是诸害相权择其轻的艰难过程,必然不是皆大欢喜,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从现在看中国楼市未来的三五年,最大的风险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调控政策是否会左手打右手,相互掣肘甚至抵消。

去年,我将对楼市的判断,总结为“三年涨,五年平,十年跌”。我对楼市的预期相对乐观,认为未来三年是卖房而未必是继续投资性买房的好时机。学者的大多数预测其实并不靠谱,我也不例外。在此罗列这种总体判断的基本理由。

一是中国人口增长和迁徙还没有到峰值。通常预期中国人口峰值可能出现于约2040年。中国人口迁徙也比较剧烈,仅农民工就仍有2.8亿人之多,这决定了对房地产的需求仍然庞大,只是这一群体的住房需求和其支付能力是否有落差,需要仔细斟酌。而房地产的峰值通常会比人口峰值提早15-20年来临。从日本整体和东京都市圈的情况看,就是如此。

二是中国城市化率还比较低。无论从城市化还是从城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农民逐渐向城市城镇集中,仍然不可避免。在城市化率达到75%之前,楼市通常仍有一定增长余地。较低的城市化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决定了需求持续释放的可能性。西方国家的楼市泡沫,全部出现在高度城市化之后,而不是之前。

三是中国住房金融型态比较简单。从历史上看,楼市对经济的冲击并不大。除了日本楼市和首尔楼市之外,其实房价在创历史新高之后一蹶不振的例子也很少见,次贷和欧债危机之后,主要国际都市的房价都重新回到了历史新高。真正危害较大的是复杂的房地产金融及其衍生品。但在中国,除了贷款、债券等方式之外,甚至连按揭贷款证券化MBS、住房公募基金REITS等在中国都不多见。中国楼市高烧,房地产金融目前看还不是大问题,这是中外楼市泡沫的重要区别之一。

四是改善型需求逐渐成为主角。从人均住宅套数看,中国城镇居民的房屋存量已足够,但从居住舒适度看,仍然有待改善。目前不少城市居民居住的房屋,建成年代早于1998年,这些老旧房屋的居住舒适性和小区配套十分薄弱。考虑到中国城市已有2.4亿户居民,即便每年的更新率为3%,也意味着年均至少700多万套的需求。如果再考虑到农民进城和上楼,我们对需求也许可以更乐观一些。

五是调控政策余地比较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产能过剩部门——的调控政策手段其实相对有限,现在只能对病弱的实体经济动手术了。但就楼市而言,以往政策波动性很大,多以抑制性的限购限贷政策为主要手段,这给目前楼市政策从收紧到逐渐放松的转折提供了可能空间。

中国楼市存在去库存和软着陆的较好条件。面对房价高企和民众争议,中国楼市未来最大的风险,并非房地产价格、土地出让或新型城镇化,而在于我们能否意识到,楼市去库存本身是释放经济泡沫、化解地方债务和银行信贷风险为主的痛苦进程。在这个进程中,需要政府和居民付出代价,其中并不存在能令政府、金融机构和普通民众三者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承受一定的危害、避免系统性的崩盘才是主旨。这格外需要防范政策之间相互冲突,最终背离去库存初衷的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包括:

一是继续加大保障房供应和棚户区改造。“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计划出台。“十三五”期间,不再有保障房数量的硬性规定。总体看,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手段有重大改善余地,其主线应该回到补人口、不补的思路上来,消化已有库存,不再增加新库存,避免对三四线城市的中低档商品住宅供求带来更大的冲击。

二是房产税政策问题。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初步完成、税收主动改革框架初步形成之时,房产税最终应该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税种。但在目前流动性相对充裕、利率较低之时,是加速去库存的良机,而不是快速推出房产税的政策窗口。当下去库存的进程会带来争议,甚至会激化楼市加大贫富分化的抱怨,即便如此,仍然要考虑到,如果贸然出台房产税政策,恐怕仍将严重冲击楼市去库存节奏,甚至使这一进程逆转。

三是虚虚实实的遗产税试点。目前不少传言说深圳等地可能试点遗产税,这需要十分慎重。第一,遗产税更适合作为国税来普遍开征,而不是作为地税在个别城市试点,否则,带来的问题会比试图解决的问题更复杂。第二,如果地方试点遗产税,老人对动产(主要是储蓄、债券、股票、信托等)会采取规避税收的手段,最简单的规避手段,是居住在遗产税试点地区的老人借用非试点地区亲戚的身份证件,转移其动产;或者不得不在活着的时候提前将动产转移给子女亲戚。第三,如果地方试点遗产税,老人的不动产——主要是住宅——很可能不得不提前赠与或者过户给子女,或者索性出售,这将在削弱地产需求同时放大地产供给,冲击楼市去库存。第四,由于老人无法预测自己确切的死亡年限,再考虑子女亲人在老人活着时可能为规避遗产税而展开的遗产争夺,会提前激发许多社会矛盾,并令老人的晚年生活更为脆弱和不确定。

四是户籍政策改革。如果在未来数年,楼市去库存带来了房价上升、交易活跃等副作用,从而迫使政策采取收紧户籍政策,而不是继续放松和改善户籍政策,则带来的负面冲击将持续存在。户籍改革不应由于楼市的走势而迟缓甚至逆转。

对于中国楼市当下的热潮,一些人视其为投机机会,另一些人视其为危险陷阱。不管如何,去库存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理性选择是,至少这个代价不大于楼市崩溃的庞大损失。前车之鉴是中国股市,拔苗助长式的市场透支最终以股市持续异常动荡收场,中国中产阶级可能因股灾而被洗劫了超过10万亿以上的财富。关注中国楼市去库存,格外需要警惕政策的左右互搏。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钟伟楼市最大风险在于价格

推荐视频

00:07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开庭 男方律师:婚内不存在强奸
案件聚焦2天前
00:5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29
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一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时讯2025/08/10
00:07
事发凌晨!纽约时报广场17岁枪手连开三枪致3伤
时讯2025/08/09
16:08
高管遭性侵后整理232页证据 获国内首次工伤认定
叩击2025/08/08
00:08
世运会点火太绝了!火炬手徐露:鼓点心跳同步了
时讯2025/08/08
14:10
遭领导性侵后又被开除 公司女高管实名维权
叩击2025/08/08
00:09
甘肃榆中山洪:救援队伍已搜救3人 转移疏散443人
东方番茄酱2025/08/08
00:07
甘肃榆中县强降雨引发山洪 10人死亡33人失联
时讯2025/08/08
00:07
回应来了!税务部门通报未发现刘晓庆有涉税问题
时讯2025/08/08
00:17
女高管出差遭老板性侵 酒店监控曝光!检察官逐帧排查
时讯2025/08/08
00:16
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最新学前教育政策出台上大班免费啦
时讯2025/08/07
00:36
“亮证女”侯某某最新处理结果 行政拘留5日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8/07
00:08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一景区吊桥桥索断裂致5人遇难
时讯2025/08/07
00:57
“亮证女”被行拘 谁耍横法律就给谁亮红牌
东方快评2025/08/06
01:28
妇产科主任遭“网暴”坠楼身亡?事实须逐一厘清
东方快评2025/08/05
00:08
上海市国资委原主任白廷辉一审被判无期
时讯2025/08/05
00:22
张维为:美国已无能力军事干预台湾问题
这就是中国2025/08/05
02:09
NFC果汁配料表“水”排第一?别再被标签忽悠了
时讯2025/08/03
00:43
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让路 警方通报来了!
时讯2025/08/0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