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中学正经历一场悄然发生的教育蜕变。上海援青教师团队通过“组团式”帮扶,为这所学校注入发展新动能。
针对学校管理碎片化问题,援青团队牵头编制《学校章程》,构建三年发展规划,将零散制度整合为涵盖教学评估、教师发展等的治理体系。
为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瓶颈,六名援青教师每人结对指导两名本地教师,在课题研究、教学设计等领域开展深度帮扶;同时设立“双教研组长”机制,由上海教师与本地教研组长共同主导学科教研。这一模式成效显著:学校课题申报实现“零突破”,目前累计9项省级、州级课题。
大武民族中学开辟了特色化办学“新赛道”,这里拥有果洛唯一的艺术生“实践实习基地”,和青海师大音乐学院、青海民大艺术学院达成艺术生合作培养协议,挂牌教学实践基地,开展艺术类学生专业辅导课程以及考前点对点辅导讲座。
目前,三所上海对口援建学校共同组建果洛州属高中“三校联盟”,围绕教学改革、学校管理等开展深度合作。常途表示,三校联盟的工作重心在培养教师队伍,进一步发挥援青干部人才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果洛教育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质教师队伍”。
编辑: | 马越 |
责编: | 丁桃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