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水下·你未见的中国⑤:又见白鹤梁

2019-10-04 22:30:58 《水下·你未见的中国》项目组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动工。至今,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大坝下闸蓄水之后,湖北、重庆两省有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


万州,重庆市辖区,2/3的土地随之浸入水下。万州水陆交通发达,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因“万商云集”而闻名。一千多年的历史,让许多万州人对于水下的老城念念不忘。



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沓纸,一个摊。每个月,将近70岁的王新生和崔炳星都会选一天,在万州城内找个地方,坐上半天。他们不是卖物件的商贩,也不是什么算命先生,他们,只收集回忆。一幅幅精致的水笔写生,反复涂改的手绘地图被摊在桌面上,总是能引来不少的围观。



他们在退休后有一个宏大的心愿,要把记忆中的老万州城画下来。钟鼓楼、卵石滩、万安大桥、百步梯,两位老人已经积累了一百多张素描图,还原了70多条街道。粮店在哪儿,副食品店在哪儿,电影院在哪儿,过去生活的场景越来越清晰。


把记忆画下来,这是一场集体的乡愁。



摄制组询问两位老者,万州是否遗存着值得拍摄的水下古迹,我们愿意替他们下水探寻。然而遗憾的是,老人们告诉我们,为了保证三峡的通航安全,老万州的建筑物都被要求炸毁填平。左翻右看,只想到在相对偏远的五梁镇上,有一座规模较小的清代古桥被沉于水下,叫作五梁桥。


五梁桥,位于长江支流苎溪河上,曾是万州郊县人去城里赶集、办事的必经之路。在一座巨大的高速路桥下,是一条窄河,五梁镇的居民指出了石桥大致的位置。


然而,水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大颗粒的悬浮物在灯光的照耀下变得明显。折腾了两个小时,石桥才被找到。两旁的桥体已经被淤泥覆盖,只有中间部分的桥拱还完好无损。“五梁桥”三个字,清晰可见。




时光悠悠,转眼三峡工程已经完工十多年,激流险峰变为了高峡平湖。水底家园,时光颠倒,波浪重叠,幻梦一场。无数巴蜀名胜古迹永久地留在了江中。不过,也有些记忆,在时代的浪潮下,却幸运地被保留了下来。


距离万州两百公里外的涪陵。十五年前,这里曾开展过一场浩大的工程。经过这场历时10年的工程,最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水下博物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原本是长江中一块普普通通的天然石梁,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而得名。它常年淹没于水中,顺江而卧,每逢枯水季,才会露出水面。



唐广德元年,时人在梁上刻上石鱼以记录当时的枯水水位。后人习以成俗,在此记录水文信息。至1963年,这里共刻有石鱼18尾,题刻165段,其中与水文有关的题刻有108段,记录了唐代以来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资料。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曾以此为依据。而白鹤梁,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除了水文题刻,黄庭坚、王士祯等文学大家也曾在此振笔挥豪。“元符庚辰涪翁来”,看似寥寥几笔,却让不少后人研究了一辈子。而明朝涪陵太守黄寿所刻的:“节用爱人心,胡为有不同”,更是告诉为官者,只要爱民,无论丰欠,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于是集结着篆隶行楷草,甚至蒙古文的石梁,也因为书法精湛、文章精彩而成为中国古代书法史、历史编年和悠悠中华文明的最直观见证。



因而,这样重要的文物如何在三峡大坝落成前得到有效保护,成为了当时的重大课题。2000年前后,各种方案陆续被提出:水下双层保护壳、排水高围堰、就地保存异地陈展、切割转移就近重建……


若原址保护,巨大水压如何解决?若切割转移,是否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坏?若暴露在空气中,石梁会不会迅速风化殆尽?如果建造一个密闭的水下保护体,三峡大坝一旦落闸蓄水,白鹤梁所在的位置最大水深将会逼近40米。那么水下建筑的外壁每平方米最大将承受50000公斤重物所产生的压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在那时的技术条件下,没有一个方案能令各方满意。水下的文物保护工程更是在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先例。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被学习和参考。白鹤梁博物馆前副馆长黄德建回忆,关于白鹤梁保护方案的论证、争吵持续了整整10年。他一度认为,这漂亮的石梁可能终将被淹没江中,没救了。


抢救白鹤梁的转机出现在2001年2月24日。那一天,白鹤梁保护方案进入最后一轮评审。这之前,“在岸上建造复制品进行展览”的方案已得到大部分人的赞同。正当所有人觉得一切即将尘埃落定之时,现场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却提出了异议。他坚持,文物应当原位保护,原地保存。


他提出的,是一个“无压容器”的概念。



如果在水下保护体上打上小孔,那么,内外水体就会连通,哪怕水压持续升高,保护体依然可以做到安全无虞。利用这一原理,葛修润提出,设计一个巨大而坚硬的保护壳,将白鹤梁中段罩住。保护壳内注满水,并通过管道与长江水连通,使内外水压基本一致。


同时,水,还能成为白鹤梁题刻天然的保护介质。



如今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从地面上看是一个三层的椭圆形建筑。与众不同的是,它有两根圆柱形的管道,通往江心。游客们乘坐3分钟的电动扶梯,便能一睹位于水下40米的珍贵遗迹。不间断的水循环让石梁周遭的水清澈透明,保证游客能够看得尽兴。


当我们的潜水员钻入保护体中,用摄像机近距离地对准这些石刻的时候,那真的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来源:《水下·你未见的中国》项目组)

关键词: 白鹤梁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8
坐高铁!过生日!中国最高形式元首外交成就佳话
时讯2天前
01:21
外交部:30个欧洲国家近50位贵宾确认出席!
蓝厅之声3天前
00:17
阅兵嘉宾名单没提到西方主要国家 外交部回应
时讯3天前
00:59
世界五大洲嘉宾聚首北京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权威发布3天前
00:36
普京和金正恩等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时讯3天前
00:28
奥运纪录至今未破!21年前的今天 刘翔12秒91夺金
时讯2025/08/27
00:47
“高速恐怖面具”涉事者找到了 杭州交警通报
时讯2025/08/27
01:05
国台办:9月3日盛大阅兵将会邀请台湾同胞出席
权威发布2025/08/27
00:51
航旅纵横9.9元精准延误险 网友:比买彩票中奖难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8/27
03:27
航旅纵横9.9元精准延误险 被吐槽像买彩票
时讯2025/08/27
00:08
应对美国!委内瑞拉宣布在加勒比海部署舰船
时讯2025/08/27
00:10
柬埔寨国王、太后访华 中国领导人亲自招待
时讯2025/08/26
00:07
两代体坛名将跨时代互动 王楚钦隔空致敬李宁
时讯2025/08/26
00:06
21年间受贿3.16亿余元 刘星泰一审被判死缓
时讯2025/08/26
00:08
特朗普希望尽快访华?我外交部回应了 强调四个字
时讯2025/08/26
00:09
江门中微子实验科学家:走在前面才能卡别人脖子
时讯2025/08/26
00:49
能源科创大突破 我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权威发布2025/08/26
00:33
特朗普称希望近期访华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2025/08/26
00:10
韩美总统会晤 特朗普看上李在明签字钢笔
时讯2025/08/26
00:14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雪域高原也有阅兵式
时讯2025/08/2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