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开学季,许多学生通过招生考试迈入人生新阶段。然而,广东一位19岁的自闭症学生李同学却在报到当天遭学校拒收,引发广泛关注。
据李同学父亲表示,今年4月18日,李同学通过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选拔、推荐,报考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并被录取至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段时间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然而在8月30日报到当天,由于李同学填写表格速度较慢,其父向老师说明孩子为自闭症患者后,校方当场表示“不招收自闭症学生”,拒绝为其办理入学。
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面试时学校老师并不了解该生患有自闭症。同时表示,学校与省残联的协议中主要招收肢体残疾和言语残疾学生,因这类学生更可能掌握职业技能,而学校涉及机器操作,需考虑学生安全。
李同学父亲则表示,儿子虽患自闭症,但属轻度,具备自理能力,曾就读普通小学、区特殊学校及广州市重点职高特教班,并通过了该学院的面试。他认为孩子不应为校方前期审核疏漏承担后果。
9月9日,校方发布说明称,将商家长意见后,邀请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专业评估。如果评估认定学生具备入读学校相关专业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学校将尽快办理入学手续。广东省残联也已介入跟进。
李同学被录取属于特殊招生通道。自2018年起,广东省残联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合作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项目,已培养百余名学生。招生对象以肢体和言语残疾为主,往年未录取过自闭症学生。
但李父指出,招生通知未明确排除自闭症。李父表示,在职高里,李同学入读的是特教班,当初面向整个广州市只招收10人。而在这场招生考试中,李同学是他所在特教班中,唯一被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录取的孩子。李同学的残疾人证证件号的最后两位数字显示的是“54”,分别对应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也就是说,“5”代表智力残疾,“4”代表四级残疾。根据智力残疾分级,4级属于轻度。李父认为,在收到录取结果的3个多月里,校方从未对此提出过异议。不过学校老师也提出,面试的时候,通常只收集学业、身份等方面的证明材料,因此可能并没有特别要求李同学提交残疾证。
满怀希望去新学校报到,却被突然拒录,而此时学生早已错失报读其他学校的机会。在这起拒录事件中,学校以“怕影响其他学生”为由是否站得住脚?又应如何妥善处理?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副教授陈莲俊认为,学校既然已经发出录取通知书,就表明其已认可该生符合入学条件和标准。然而在入学当天却临时告知学生“不适合”,这反映出学校缺乏相应的流程和规章作为依规行事的依据。
她进一步指出,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各类残疾学生在入学前,按照国家要求,都应经过系统评估。这一评估应由医院、教育系统及心理学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来执行,对其学习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专业建议。以上海为例,设有专门的“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每年各学段的新生入学都会经过此类专家会诊式评估,从而给出安置建议。原则上,其他地方也应设有类似的评估中心,以便教师和教育部门在进行入学安置时,能结合实际情况与条件,协助家长做出更适合学生的选择。
发出录取通知书后拒录自闭症学生,是否涉嫌歧视?是否有依据?
从法律角度看,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不得以残疾为由拒绝招收。此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也并未将自闭症列为高校可以不予录取的严重疾病。
自闭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症状包括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和行为刻板,虽被归类为“精神残疾”,但经干预后,轻症患者可具备学习能力,重症患者则需要更多干预和社会支持。
然而,自闭症群体融入普通教育体系进而就业确实存在很多现实困境。谁来评估自闭症群体能否融入普通教育体系?能否保证“不影响其他学生”?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已有超过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大部分自闭症患者,从特殊学校毕业后,面临着教育与社会衔接难题。
自闭症群体的升学衔接,还面临哪些现实困境?从教育到就业,应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陈莲俊指出:“你认识一个自闭症孩子,就只是认识这一个自闭症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她强调,自闭症学生在学习适应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事实上,确实有不少自闭症者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甚至完成博士学位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更多来自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方面。大学或高职院校环境更加开放,对学生在社会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上的要求也更高,因此这一阶段恰恰需要提供额外的支持。
陈莲俊进一步解释,对自闭症学生来说,一旦适应了某种学习模式,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过渡到新的方式、找到新的学习平衡点。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一起去探索适合他的路径和支持模式。
编辑: | 杨沁雨 阮丽 |
责编: | 崔信淑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